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零售界藉科技革新拓商機

時間:2018-02-15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屈臣氏總經理張慧屏說,該公司實體店與網店雙線發展

  全球網購市場方興未艾,網購平台挾「款多量大、任君選擇、物流送達」等優勢,為忙碌的香港人提供便捷的購物服務,這種新興的消費模式衝擊傳統零售行業,通過實體店配合網購的策略,成為零售商的新出路。/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文、部分攝影) 黃洋港(部分攝影)

  根據eMarketer資料顯示,預測2017年全球零售網購銷售額接近2.3萬億美元(約18萬億港元),按年增幅約23%,佔總零售銷售比重逾一成,估計未來網購在零售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未獲發免費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眼見科技影響消費者生活習慣,決定轉型發展網購業務。「香港發展網購未必一定有優勢,但不發展網購,長遠只會影響香港整體零售業。」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直言,本港零售業已不能依靠過往固有的模式,零售商要加速發展網購業務,從而追趕鄰近地區的網購發展。

  網購貨品多元是大優勢

  「現在三代同堂同看一個電視節目的景象已不復見,生活文化趨向多元,只賣大牌子、暢銷牌子,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王維基指出,網購的好處在於貨品的無限性,他以香港電視旗下網購平台HKTVmall為例,單計洗髮液便超過1400種,其他實體銷售場無一能及。

  按2017年12月數據,HKTVmall及HoKoBuy(前身為Groupon)平均訂單約537港元,短短六個月上升13%。王維基直言,該網購生意的增長限於內部運輸、執貨等程序,因此希望未來能擴大物流車隊,加快完成訂單配送,「無疑香港購物非常方便,但並非所有產品可以隨手在街上買到,論種類、海外品牌,網購平台完全可滿足消費者需要。」

  近年「雙11」促銷掀起網購熱潮,本地網上服飾平台MyDress連續三年藉此節日進行推廣,去年該平台在當天銷售額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該公司董事黎文表示,首年達標做到100萬元生意,但弄得公司五勞七傷,利潤亦有限,因此去年已改變策略,不再盲目追求銷售額,更多的是安排在「雙11」當日推出特別貨品來提升消費意欲。

  「若依賴一次性、衝動性的購物行為,這已行不通了。」黎文直言,力谷單天的銷售額或可吸納一批新的客戶,惟亦有機會造成較高的退貨率,而且令消費集中在當天,導致前後日子的生意大幅減少。

  雖然港人心理上要親手接觸貨品才能安心,但黎文認為部分產品較適合在網店銷售,「買貼身衣服例如Bra,什麼款式配襯哪件衣服,消費者收貨後可在家慢慢試,至少免除在店舖試身的尷尬,亦可有退貨服務」。

  除了運輸成本,網上廣告費開支亦影響零售商的利潤。「單計廣告費,一年花上過千萬元!」黎文表示,本港網購仍有發展空間,但亦要配合宣傳推廣,「雖然沒有實體店租金負擔,但有員工成本、包裝費,七除八扣之後往往『無肉食』,只好盡量開源節流」。

  線上落單門店取貨迎競爭

  另外,在香港設有逾220家分店的屈臣氏,香港總經理張慧屏指出,一直以來零售市場競爭激烈,隨着網購在香港越來越盛行,特別是年輕或無暇親身購物的顧客,加上零售環境的轉變,屈臣氏早年已展開實體店舖和網購雙線發展策略。

  張慧屏提到,兩年前推出「網購店取」服務,以實體店舖網絡配合電商,設立200間指定分店收貨,又指特別在網上設有獨家產品銷售,希望吸引顧客透過網上平台購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