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財富減值效應勿低估/韋 金

時間:2018-02-12 03:15:39來源:大公網

  環球股市上周大冧市,為七年以來最傷,全周重挫逾半成,資金一窩蜂從股市出逃,其中港股又再成為外資基金「提款機」,全周更暴瀉接近一成,跌勢為十年來最慘烈,股市財富一下子蒸發數萬億港元,殺傷力不可謂不大!

  兩周之前,環球股市仍處於極度樂觀的亢奮狀態之中,當時股市市值達到創紀錄的八十七萬二千億美元,但經過一輪急跌之後,市值規模已大幅縮水七萬億美元至七十九萬八千億美元。

  七萬億美元規模代表什麼呢?相當於日本與印度兩國一年本地生產總值,令人關注財富減值效應會不利私人消費與企業投資,最終影響實體經濟。

  事實上,近周港股跌勢相當急勁,對經濟產生財富減值效應不容低估。上周五港股市值為三十三萬億港元,對比上月底的三十七萬四千億港元的紀錄高位,大幅縮水約四萬四千億港元,以三百萬股民計算,平均每名股民財富便蒸發了逾百萬元。

  同時,小股民「哭股喪」之餘,更要留意市場衝擊浪,會否震跌其他類別資產價格,尤其是位高勢危的本港樓市。

  其實,今次美股引爆全球小股災,投資市場樂觀情緒已告逆轉,眼見美股四日兩度暴瀉千點,不排除是股市牛轉熊的重要警號,資金避險情緒正在逐步擴散至其他資產市場,樓市也難以獨善其身。

  樓市氣氛不可能不受到股市大冧影響。事實上,股市暴瀉下,新樓盤銷情已見放慢,而二手樓市場更出現罕見業主主動降價的個案。

  股市與樓市相關度很高,原因早前股市大旺,不少進取的投資者透過加按物業套現,加碼在股市炒作,一旦投資失利,揹上巨債而要被迫賣樓。因此,股市大冧對樓市負面影響在未來數個月將會逐步浮現出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