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環球股市近日從歷史高位急回,全因投資者對債息抽升的灰犀牛不能掉以輕心
隨着全球央行逐步減少貨幣刺激措施的力度,持續收緊市場流動性,包括美債在內的環球債市正從牛市轉向熊市,可惜市場對債價下跌、債息上升的灰犀牛視若無睹,近日這隻灰犀牛突然發惡,震跌環球股市,投資者才如夢初醒。
全球債市急跌引發新震盪
由於市場預期聯儲局主席耶倫在本周出席任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時,可能發表利率鷹派聲明內容,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料會公布基建投資計劃,將進一步推高財政赤字,需要擴大發債規模,美國國債應聲下跌,十年期國債孳息一度升上二厘七三的四年高位,由此引發環球市場新震盪。
事實上,去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比預期為快,達到百分之三點六,其中歐日經濟表現喜出望外,導致大量資金從債市流出,令環球債券市場持續受壓,債息不斷抽升。
債息正常化考驗實體經濟
除了美債之外,德國、日本國債也是沽壓重重,拖累債息全面抽高,其中德國兩年期國債息率由負轉正,而日本十期國債息率則見零點零九五厘,為七個月最高。
債息升幅過急,意味企業成本急漲,對仍在復甦中的經濟有不利影響,必然造成市場一定震盪,近日環球股市從歷史高位急回,投資者對債息抽升的灰犀牛不能掉以輕心,當心發惡起來,殺傷力非同小可。
港股跌幅為個半月來最大
值得注視的是,隨着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走到盡頭,將會推動債息正常化,令債息逐步重返零八年金融海嘯前的水平。
事實上,在量化寬鬆貨幣年代,全球降至負息狀態的主權債規模一度達到十三萬四千億美元,但目前已降至七萬億美元,單是本月已縮減了萬億美元,全球發債融資成本持續上升,對股市、樓市以至實體經濟而言是一個重大考驗。
受累國債孳息見四年新高,美國三大指數在周一錄得五個月來最大跌幅,並拖累亞洲股市昨日普遍下跌,港股曾大跌四百點,收市仍跌三百五十多點,恒指全日跌百分之一點一,為一個半月以來最大跌幅,而國企指數則跌約百分之二,可視為經過一輪急升之後的正常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