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創板改革偏原意 小企上市趨難

時間:2018-01-31 03:15:33來源:大公網

  創業板改革在即,未來更將改稱為GEM(不設中文名),其上市門檻較過去提高,亦不再被視為轉主板的踏腳石。雖然部分市場人士認為,不少以舊門檻申請創板上市的公司本身已符合新門檻的要求,認為改革對市場影響輕微,但亦有聲音指,改革後的GEM已失去創業板的原意,令中小型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更被邊緣化。

  活躍於財金界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名譽領事詹劍崙表示,因以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規模較細,投資風險亦較大,故過去容許創業板以全配售方式上市,只讓專業投資者參與招股;他認為,全配售為創業板上市的精髓之處,因過程中可讓規模小,欠缺知名度的中小企得到集資機會。

  然而,在全配售之下,創業板新股由於缺乏公眾持股,貨源容易集中,過去市場上有人藉此謀利,操縱創業板新股,將股價舞高弄低,上市首日可炒高至幾倍,甚或幾十倍。

  對此,詹劍崙指出,創業板新股股價波動,確實對市場健康構成問題,間接令到監管機構的行動變得出師有名。後來申請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更主動加入10%公開招股,亦令到交易所改革創業板變得容易。但他認為,改革後的創業板上市門檻被提高,猶如「較便宜的主板」,申請上市難度及成本增加,失去昔日扶助中小企發展的原意,「創業板原意,係畀融資困難的小型公司都可以在資本市場集資,提高門檻令小型公司更難上市,資金只會繼續流向大型企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