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股份除牌 小股東「輸曬」

時間:2018-01-30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去年聯交所多次發除牌警告,除牌原因卻引起市場不滿,小股東利益不但未被保障,反而成為大輸家

  去年聯交所多次向仍在交易中的公司發出除牌警告,要求上市公司於短時間內處理交易所提出的問題,否則直接除牌。不過,除牌的原因卻引起市場有所不滿,詹劍倫質疑,聯交所的除牌警告的準則何在,認為這樣做不算是保護小股東。

  證監會港交所標準不一

  詹劍倫指出,除非聯交所是發現上市公司存有欺騙的問題,否則上市公司一直如實披露財務狀況,聯交所便不應因業務問題去發出除牌警告。因為上市公司被除牌,對於小股東可以說是「輸曬」。另外,曾國平指,聯交所以「不足夠業務營運」為停牌理由,這問題其實有含糊的地方,受影響的不只是股東,同類的上市公司股價亦會受到影響,所波及的公司與無辜增加的成本少有人提及。此外,徐家健補充指,業務低迷並不僅僅是被警告的公司,別的公司亦可能業務低迷,但聯交所並沒有解釋為何其餘類似的公司不被警告。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則認為,不適合上市的條例內未必能包括所有資料,因此明白到監管機構可能想留有一點空間去判斷公司是否合適上市。值得留意的是,有公司被聯交所發出除牌警告後,在經過融資以加強本身業務的情況後,獲得上市委員會推翻最初的除牌決定,股價一度回復至被DQ之前。然而證監會再提出覆核,最終覆核委員會決定展開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程序,股價又再度大跌,公司需要再交上復牌建議,以證明公司具有足夠業務運作或資產,假若買了這些股份的投資者,心情可謂大上大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