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專家倡設停牌企業場外交易

時間:2018-01-30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停牌企業時間以年計,專家建議可考慮為小股東設立「逃生門」,讓股東能夠在場外交易套現

  去年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的公司達14間,然而停牌公司增加,處理停牌企業的時間並沒有加快,過往數年被停牌企業一直未能復牌。由於被證監會停牌企業時間以年計,市場建議可以考慮為小股東設立「逃生門」,讓股東能夠在場外交易套現。

  翻查紀錄,自2014年20間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的上市公司,僅有去年上市半日即被停牌的駿傑集團(08188)成功復牌,其餘的公司仍處於停牌中。陳家強指出,證監勒令股份停牌時間過長,這種情況是欠理想。市場可能質疑一些停牌好幾年公司為何不直接除牌,但長期停牌的原因,不全是在證監身上,可能是監管機構要求停牌公司提交的文件遲遲未能交上。而公司是否需要直接除牌亦需要時間去分析,而除牌後該如何處置股東的股份又會引起另一些問題。

  業界自建 如新股暗盤平台

  前證監會主席梁定邦表示,香港可以參考美國設有一個pink sheet(粉紅單市場),容許已停牌的公司股東在該板進行場外交易,這可算是為長期停牌的公司小股東提供一個逃生門,讓他們較易找到報價進行交易。

  不過,詹劍倫則認為主動設有一個「逃生門」有違監管邏輯。因為證監勒令某公司停牌是認為該股份不宜交易,若又置有一個平台讓股份交易,感覺像是「正門關,側門開」。他反而建議場外報價市場可以由民間處理,例如現時新股亦設有暗盤股,相信可讓券商負責。另外,他又指出,停牌時間長的責任未必全在證監會身上,一些公司可能處於股權鬥爭,甚至部分可能連公司帳目也遺失。

  另一方面,證監會披露公司停牌的原因並不詳細,往往只公布上市公司在某一年份的年報有重大失實或不完整的資料,並再強調停牌是合乎公眾利益。詹劍倫表示,既然證監會知道上市公司有失實情況,為何不具體說出失實的地方,他希望證監會能披露更多公司停牌的情況。

  梁定邦亦指出證監會應該增加透明度,例如停牌公司在調查期間是不是積極配合,調查去到什麼階段,而他亦明白公司在調查中是希望過程保密,這需要由監管機構與公司之間去討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