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康文署在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等出席記者會解說相關政策。\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在康文署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透露,會有不少於八個康文署指定設施會採用市場營運模式,舉例香港藝術館可考慮舉辦大型籌款舞會。她又稱,不少市民對浮潛、划艇和直立板等活動有興趣,當局樂意與沙灘營辦商協商計劃。
政府會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動,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供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提升體驗和經營效能。亦會探討邀請市場參與,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羅淑佩表示,康文署轄下很多場地屬基建投資,收費不可能很高,也不會要求收回成本。
羅淑佩表示,現時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博物館在晚上閉館後都可以舉辦不同活動,香港亦有相關案例,早前故宮文化博物館亦曾辦劍擊比賽。她稱,位於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可以飽覽維港景色,會探討可否像紐約都會博物館般用來舉辦籌款舞會、晚宴或時裝活動。她強調只要符合博物館形象,令大家相輔相成,康文署都會考慮。
羅淑佩指出,目前部分沙灘已有提供收費項目,比如提供簡單餐食、租賃太陽傘等,「未來有意參與沙灘營運的營運商若提供特別項目,合理收費是可以預期的。」她認為浮潛、划艇、在直立板上做瑜伽等活動都有潛力,這些活動都需要較好的設備,甚至需要專人指導,可作為額外服務內容。
她指很樂意與有意參與沙灘營運的機構商談具體計劃。至於哪些沙灘會引入市場營運模式,目前言之尚早。收費標準就取決於營運商提供的服務,強調市民一定可以享用公共設施,原則是絕對不能令沙灘變成「奢侈品」。
政府將檢視香港大球場定位,羅淑佩認為可考慮善用草地搭建看台增加座位,吸引更大的賽事落戶,亦建議改裝五分之二的廂房,供體育總會作辦公室。至於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為主題的紅色體驗新路線。羅淑佩表示,路線包括參觀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斬竹灣,亦會參觀深圳的相關紀念館。
延續「盛事+旅遊」策略
被問到當局是否不再發展夜經濟,羅淑佩指「夜繽紛」僅為籠統字眼,提出該概念時,社會復常不久,但現時演唱會、足球盛事等不同活動已經增加,不少業界人士都反映,當有盛事舉辦時生意就會改善,當局未來會繼續採取「盛事+旅遊」的策略,令香港的夜晚色彩繽紛、五光十色。
她又回應海洋公園會否提升硬件配套,指園方與商業機構已達成協議,在山上園區過山車位置增建新設施,亦正在籌劃港產大熊貓的新住處。她認為業界要運用創意推出新商品,而對熊貓經濟有信心。\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