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搜尋數據判斷港股最快年底見頂\郭奉孝

時間:2018-01-29 03:15:35來源:大公網

  這篇文章筆者嘗試用兩地主要搜尋網站谷歌(GOOGLE)及百度(BAIDU)的搜尋數據去判斷股市是否真的還未算過熱。筆者認為搜尋熱度可解讀為散戶對股市的興趣,因為機構投資者的搜尋次數在不同市況下變動不會太大,反而當股市暢旺下,可吸引新投資者加入股市,令搜尋字詞變得熱門。

  香港網絡使用者最常用的搜尋平台就是谷歌。谷歌的搜尋熱度趨勢的等級由最低至最高分別為0至100,要表達的是相對上的強弱概念,沒有披露實際上的搜尋次數。筆者選擇三組搜尋字詞「股」、「股票」、「港股」。從2004年可見,三組搜尋字詞走勢頗為相似。

  2015年4月港股市大時代時,「股」升至歷史新高的100,「股票」及「港股」同樣升至它們歷史高位78及27,恒生指數同樣在四月見頂。我們再看今年一月股市表現不俗下搜尋字詞的熱度,「股」、「股票」、「港股」三個字詞的熱度分別為49、77、21,當然高於平距值,但與歷史高位還有距離。筆者執筆寫此文為1月28日,一月尚有四天,另一原因可能是一月還未正式完結,二月頭再觀察此數據相信會更準確,惟筆者相信變動不會太大。

  另一方面,自從2014年11月17日起滬港股開通,北水資金愈來愈不能忽視。筆者使用百度平台數據作參考。百度從2011年開始統計並公布搜尋數據,數據則為按每周計算出來的日均值。

  筆者用「恒指」及「港股」觀察數據。從數據可見,2015年4月及7月分別為「港股」被搜尋的兩個相對高位,此後恒指也在高位見頂回落,內地散戶投資情緒在股市回落下也變得冷淡,令數據跟隨指數回調。

  從搜尋數據可見,今天無論是香港散戶還是內地散戶,心態上還算審慎,即這次大升浪中賺錢的大多數為機構投資者或是專業投資者。只要散戶情緒一天還是不算高漲,筆者認為市場便可以再有新購買力加入,今次升市不會這麼短時間結束,未來每次出現較大調整時都是較大不錯的買入機會。

  至於「股票」在未來搜尋熱度的判斷上,筆者相信在牛市見頂之時,熱度會較2015年那一次更高,因為網絡世界較三年前更發達,滲透率更高。筆者大膽將2008年及2015年的頂位推斷出,這次見頂位置會較2015年的高位更高,恒指已率先創出新高,餘下就是等散戶情緒變牛,令搜尋熱度也見頂。從這樣粗略推算下,股市見頂可能最快也要到2018年尾。當然後市情緒急變沒有人能預測得到。若二月及三月出現回調,這次牛市升勢將會更健康,搜尋熱度回落,見頂之日變得更遙遠,反之亦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