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湖南湘江新區今年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
2017年7月,29歲的袁夢兮獲得2.5億元(人民幣,下同)融資。她創立的人和未來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後估值27.5億元。該筆私募股權投資的重量級出資人是一隻政府產業基金——湖南湘江海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江海捷)。新經濟浪潮中的政府正在經歷轉型和升級,藉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扶持高新企業發展,政府角色悄然蛻變。\大公報記者 王妮娜
2014年,頭戴天才美少女光環的袁夢兮創立人和未來。她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把這家從事基因工程的公司,從北京搬到中部城市湖南長沙;作為高一就赴美留學的洋務派,她更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和政府合作打造千億元規模的基因產業平台。「以前我覺得做生意絕不能和政府扯上關係,後來接觸了海捷投資和湘江新區政府,我感覺值得和他們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打造基因產業鏈。」袁夢兮說,在合作過程中,無論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還是招商引資的政府,都為人和未來創造了良好的成長土壤。
產業鏈思維選投資對象
袁夢兮16歲赴美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用兩年時間完成本科學習,繼而進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20歲研究生畢業時,她已經勾勒好了未來的藍圖:在基因檢測工程領域創業。為了學習創業經驗,袁夢兮在投行從事了五年風險投資:兩年在美國高盛,三年在IDG資本。2014年,她感覺自己準備好了,便把在康奈爾大學求學期間就已經組建的科學家團隊召回北京,創立人和未來。經過三年發展,這家年輕的公司已成為國家基因檢測技術示範中心和基因大數據應用工程中心。2017年,在獲得2.5億元A輪融資後,人和未來投後估值達到27.5億元。
湘江海捷是人和未來A輪融資的領投機構。這隻由湖南湘江新區以財政資金與海捷投資發起的產業基金,規模達75億元,已經投資20家高新企業,規模近10億元。
湘江海捷首席合夥人儲慧斌在資本市場從業20年,作為「老江湖」,並非一眼就相中了人和未來。「88年出生的董事長,第一次見袁夢兮,我說,這麼小靠不靠譜?」但是和袁夢兮談下來,卻發現她對基因行業的發展和趨勢思路清晰、前瞻而不失沉穩。儲慧斌算了一筆帳,給人和未來融資2.5億元,湖南原本沒有的基因產業有望在湘江新區生根發芽;湘江新區將為人和未來提供用地支持和產業平台。基因檢測門檻高,動不動就要耗資兩億元購買的設備由政府出資買,交給人和未來管理,一些小的生物數據公司將會因為人和未來聚集到基因產業平台,利用設備形成的聚合效應,能以點帶面,由面發展成千億規模的產業。
發揮「種子基金」效應
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撬動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吸引民營資本進入是一個不錯的路徑。湘江新區的政府產業基金除了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引入海捷投資這樣的直投管理機構,引入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還設立了母基金。母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成立子基金,投資高新技術企業。
湘江盛世是湖南湘江新區政府引導基金的母基金,公司的高級副總裁謝迪介紹,湘江新區產業總體規模為700億元,母基金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基金管理人,投資湘江新區和全國優質項目。如果投資的是區域以外的項目,會要求被投資企業有落地湘江新區意向,或者和新區產業有協同效應,以期把外界的資源引入湘江新區。
為了更好地發揮母基金的種子基金效應,湘江盛世投資湘江新區,也要求被投企業投到湘江新區的金額要達到財政出資的一定倍數。謝迪說,這樣設計不僅可以緩解創新企業發展初期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放大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跟進投資。
政府放權不作管家婆
引入產業基金投資機構後,政府如何做到放權,決定了前者發揮出多少效應。謝迪介紹,湘江盛世與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的合作中,政府的放權從投決會成員結構可以窺見一斑。投決會由盛世投資決策,新區只佔觀察席位,充分授權母基金遴選子基金。「因為在招標遴選管理機構的時候,政府對母基金的職業操守和投資能力已經進行了嚴格考察。」從管理機制上,母基金對於子基金也需要放權。謝迪介紹,政府引導基金主要職能是扶持產業發展,重在把握投資方向。因此將決策權交給子基金,由子基金挑選項目,湘江盛世不干預項目投資。為了確保項目符合產業導向,母基金通常會設觀察員,負責負面清單篩選,其餘方面盡量減少干預。
聯手私募股權、盤活金融資源、發揮財政資金的種子基金效應,湘江新區在2016年啟動的產業引導基金,得到了實體經濟的回應。2017年湘江新區新增市場主體三萬餘個,註冊企業同比增長23%。新區管委會主任張迎春介紹,今年的目標是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50%以上,市場主體增長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