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10日(記者 李永青)香港貿發局香港玩具展、香港貿發局香港嬰兒用品展,以及香港國際文具展現正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三展合共吸引超過2,940家環球展商,網羅各式各樣設計嶄新及高科技的產品。展覽期間,大會更舉辦連串業界活動促進交流。
「香港玩具業會議2018」剛於昨天(1月9日)舉行,主題為「行業蛻變:玩具業的矚目趨勢」,邀得多位國際業內專家分享真知灼見;「中國內地消費者」、「大數據」、「千禧世代」及「知識產權」成為會議期間經常提及的關鍵字,揭示了今年行業發展的焦點所在。
在玩具業資歷深厚的GlobalToyExperts&PublisherGlobalToyNews總裁RichardGottlieb提出玩具業趨勢。第一個來自EuromonitorInternationalBlog作者MattHudak的一個數據。Hudak提到中國內地有望於202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消費市場,而且近年玩具銷售增長持續錄得雙位數字增長。Gottlieb認為,業者要留意這個轉變將影響到玩具設計,以至選擇創造那些新玩具版權(IP)的方向。「電影《功夫熊貓》成功在於善用全球的共同語言,但巧妙地加入了中國元素,令其在內地大受歡迎。」
第二個趨勢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Gottlieb提到,當所有家庭成員都坐在車後,車內的空間正好讓大家一起玩可攜式的遊戲,例如下棋、填字、拼圖及軟公仔等,而這些類別的玩具料有龐大的市場潛力。
他續指,美國千禧世代將會超過6,000萬人口,成為美國人口最多的世代;他們自出世以來,就與五塊屏幕為伴,包括電視、電腦及手提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而且他們習慣網上購物及善用社交媒體平台。他們喜歡尋求知識但耐性有限,Gottlieb認為未來玩具業另一重要趨勢就是創造結合科技及體驗的遊戲及玩具,而且可以讓玩家組成社群,互相溝通。
他又認為,各行業都講求分秒必爭,相信供應商與零售商關係將更趨密切,促使玩具業亦追求小存貨、流轉快及快速送遞的營運模式。Gottlieb亦認同,由於網購的流行,以至美國零售店過多而部分倒閉,但個別低收入人士甚少接觸互聯網,仍會到平價店購物;因此業者必須清楚自己貨品的定位,而非一窩蜂轉到網上平台。
AmazonGlobalSelling的高級業務發展經理ChrisYang透露,亞馬遜(Amazon)網上平台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第四季的傳統銷售旺季,而玩具是當中最受歡迎的禮物之一。當中,又以動作人型公仔如蝙蝠俠、兒童美勞玩具、公仔及其配飾、學習及教育類電子遊戲,以及品牌毛公仔等,為美國市場的人氣之選。「Lego積木及創意積木都是大眾喜愛的玩具類別,而可以讓多人在戶外一起參與的玩具類別則是銷售增長得最快速的類別。」他説。
HamleysToys(Nanjing)Co.,Ltd.的首席營運官CalvinYum則分享了他在中國內地零售4.0的營運經驗。他提到,1990年代是零售商主導的年代,那是零售1.0的年代,而1990至2000年間則走進零售2.0,當時貨種選擇開始增加。而2000至2010年間則踏進零售3.0,有不少品牌的玩具及遊戲經不同渠道銷售。
由於互聯網的普及,Yum指出,現時已是零售4.0時代,消費者會在網絡上貨比三家,然後才作出選擇。他提到,HamleysToys在內地設有三間零售4.0的專門店。他説:「我們不只是一間玩具店,我們還會安排不同的活動如巡遊,我們亦有餐飲及服裝系列。」他提到,在南京的專門店面積達11萬平方米,每日人流高達8,000至4.8萬。
下一步,他透露,Hamleys Toys將結合線上及線下的平台。「透過建立大數據,我們會知道哪些顧客來消費和他們買了什麼。這是所有零售商的未來。」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