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步入尾聲,餘下日子股市變動相信不會太大,是時候總結今年資本市場,反思今年一些決定。首先,2017年初出現的舊經濟股反彈成功捉到,筆者有幸能捉到這一浪潮,並預期今年還會繼續,最明顯的宏觀經濟形勢相信就是美國牽動的加息潮,引發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入加息浪潮,這浪潮相信在美聯儲換新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後不會出現大變動。
那麼最明顯2018年利好就是國際銀行股,因為利息收入可望增加。港股中滙控(00005)為最明顯可以受惠。若投資者不怕股價會行得較慢,每年主要收入可能來自派發股息,滙控2018年相信是不錯的投資目標。純粹分析沒有意思,看機構投資者如何出手買入就明白了。中國平安(2318)透過旗下平安資產管理,近日已增持滙控而至第二大股東,背後思路也不難理解,因其股息率較中國國債息率高,集團走至破產機率又極細。至於香港銀行則較慢受惠,因本港利率一向滯後美國。
第二點2017年總結回看,就是新經濟股份表現也較筆者預期為之強。比如港股投資者中每人都懂的強股中的強股騰訊(00700),截至15日,回報仍高於100%。那即是說散戶去年ALL IN買騰訊,回報基本上已較大部分基金還要高,因為基金一般都有限制一隻股份持有上限,反而散戶沒有限制,筆者身邊就有較少看股市的投資者朋友逢低吸納騰訊,作長期持有。騰訊現時要估頂筆者認為沒有意思,因太多基金持有;同時,以其市值之大再作估值也沒有太大意思,誤差可以很大。
最後一點回看2017年,就是「港股通」已成為一個不錯投資目標,比過去估計哪隻股份成為藍籌換馬得益者更實際。2017年不時看到資金炒作公司納內港股通標的,然後港股通新貴在交易榜上出現淨流入,資金都會樂此不彼流入。周黑鴨(01458)及中國奧園(03883)2017年的炒作,投資者不妨重溫。
要能捕捉整條大浪可能有難度,但在早期炒作出現時買入得勝率也頗高,2018年這個投資指標相信可以保持。那麼由美國加息引起的資金回流美股,便可以被內地南下資金所抵銷,暫時看2018年還是港股不錯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