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討論修規勿墮預設陷阱/峻 宇

時間:2017-12-15 03:15:52來源:大公網

  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專欄所以被人關注,是因為身為建制派的他,有時的觀點卻和主流建制派不同,有些時候甚至相反,而且行文愛隱喻,愛玩猜字謎,富有趣味。就像今次建制和「泛民」在修改議事規則問題的攻防戰上,曾鈺成寫了一篇《你死我活》,以數位茶客的對話來暗指,即使修改了議事規則,仍阻不了「拉布」。

  誠然,修改了議事規則,只是加大了「拉布」的難度,未必能完全阻止「拉布」。但如果有人依此邏輯而認為修改議事規則無用,甚至否定修改議事規則的必要性,似乎就是偏離了問題的實質與核心,掉進預設的陷阱。

  建制派除了批評和監察政府之餘,亦要顧及議會的有效運作,否則何需有建制派,不如全部做反對派吧!「泛民」「拉布」不是偶然為之,而是拉了數年,影響了議會對民生事項的討論和通過,造成政府施政困難,最終社會停滯不前。如果「泛民」「拉布」、癱瘓政府運作是天職,那建制派確保議會和政府有效運作亦是天職。

  「泛民」已「拉布」數年,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只會再拉下去,沒完沒了。所以修改議事規則就越顯迫切,唯有盡力阻止「拉布」,才能讓立法會正常運作。

  如果讀者認同西方政治理論,認同權力需要制衡,那麼,如果制衡政府的只是「泛民」,而「泛民」又由誰來制衡呢?

  如果讀者相信西方的政治理論,相信過度的權力會使人腐化,那「泛民」不是正在濫用「拉布」這項權力嗎?所以,修改議事規則,阻止濫用「拉布」,絕非是兩派權利鬥爭這種簡單的二元劃分,背後更涉及到重大的公眾利益。

  除此之外,即使修改了議事規則不能完全阻止「拉布」,也不能就此認為修改無用,不如不修。很多制定了的法律,都阻止不了人們犯法,那些法律定下都無用,不如不定,我們還要那麼多法律嗎?這樣的類比,顯然是可笑的。

  近年立法會亂象叢生,雖然立會本身有一定的規則制度,但仍不斷有人在會上亂拋垃圾,拉扯衝撞。修改法規不是無用,只是不能禁絕該等行為,卻可大大減少那些行為發生的機率。

  同理,修改議事規則,不是期望完全不會「拉布」,而是減少「拉布」對社會民生的傷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