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強化國家意識是抓準定位的關鍵/張學修

時間:2017-11-25 03:15:44來源:大公網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日前就十九大報告進行解讀。他指出過去五年國家在經濟、依法治國、反貪腐、扶貧、軍隊改革等方面都取得空前成功。呼籲港人勿再故步自封,應努力研讀十九大報告,掌握國家未來的發展,才能了解香港未來的路向。董建華又特別提到,「香港最大的優勢是來自中央的支持」,強調習近平在十九大再次對「一國兩制」的實踐表示肯定,更明確指出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必須重新定位,明白中央的戰略布局,才能配合國家發展,制定互惠、互利的協作規劃。

  遏制「港獨」維護國家主權

  董建華呼籲香港社會應深入學習和了解十九大報告內容,認真了解目前國家每一個五年規劃,同時深入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發展計劃。這些是建立起香港與國家更緊密關係的具體舉措,香港須融入國家發展當中來,這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一環。

  從這個意義上說,香港應堅決遏制一切激進分離勢力的違法言行,堅持有關原則不動搖。香港當前仍有播「獨」組織重啟所謂「『港獨』入校計劃」,於中學院校門外派發「港獨」傳單,聲言要「將『港獨』聲音打入校園每一個角落」。可見「港獨」勢力在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企圖再興風浪,這說明了香港有激進分子一直不死心,想給香港年輕人洗腦,後果堪虞。

  「港獨」違法違憲,是香港少部分激進分子的舉動,與香港民心民意相悖。但有關組織一而再,再而三的行為向香港各界說明了一點,那就是遏「獨」工作任重道遠,社會各界不能掉以輕心。這正與十九大報告對香港提出的要求脗合,報告明確指出香港要「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解讀十九大報告對香港提出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時,提出三個要求。其中一點就是要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國家意識。他指出當前不少影響以至威脅到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風險隱患,尚沒有得到有效清除和防範。當前「港獨」一再企圖死灰復燃,正說明了增強國家意識是重中之重,不容拖延。

  站在國家整體立場思考

  正如董建華所強調的,「香港最大的優勢是來自中央的支持」。國家始終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香港必須重新定位,才能配合投入國家發展,進一步鞏固自身經濟地位。「港獨」勢力雖然不成氣候,但這反映了香港國家意識薄弱這一環節。

  當前《國歌法》進入本地立法階段,二十三條立法的急迫性也引起了香港各界的普遍認同。這正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息,那就是港人需增強國家意識,增強自身身份認同感和自豪感。這是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的有效之舉,也是香港在國家發展中進行準確定位的基礎。

  增強國家意識,意味着港人需要站在國家整體的立場思考現狀與發展問題,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尊嚴與利益。這是一個建基於國人對國家歷史、文化、國情、國策等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對國家的認同感、自豪感與責任感。

  同時,十九大報告強調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事實上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要求香港政府肩負起應有責任,尤其在引導年輕一代對國家有清晰認識,了解國家國情國策、悠久歷史與文化精髓,尤其要了解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所取得的成就等。通過建立起對國家的正確認識,培養國家情感與意識,自覺肩負起作為中國人所應承擔的責任。

  十九大一方面肯定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切實有效,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表明對香港的大力支持,顯示了中央始終支持香港發展,同時更以實際政策為香港的未來謀篇布局,實現共同繁榮的決心。

  香港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穩定與發展有賴於國家的穩定與發展,這是一脈相承,順理成章的道理。而香港能夠在國際社會中取得更好的地位,離不開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以及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現。國強則民強,國弱則民弱,對香港來說也是如此,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先認清自身在國家整體中的定位。當前香港整體環境是向好的,但社會上仍存在極少數人分化、分離的言行,如深陷其中而不斷內耗,香港的穩定及優勢終將蕩然無存。針對當前香港存在的問題,應加強香港各界的國家整體意識,確保香港能夠在發展中精準定位,才能對接國家策略,順應國家經濟發展大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