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上月私營經濟擴張步伐放緩

時間:2017-11-04 03:15:2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趙建強報道:香港10月份日經PMI為50.3,略低於9月份的51.2,顯示私營經濟的經營擴張步伐輕微放緩,但最新數值低於歷史平均值。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評論指,香港私營經濟於9月展現的復甦動力僅屬短暫,增長勢頭於踏入第四季因需求疲弱而轉趨放緩。產出接近持平,新業務亦見回落,催使業界的看淡情緒更濃,這從產出預期指數持續低於50的持平指標可見。

  Bernard Aw又指出,經營信心低落,產能保持寬裕,對企業招聘造成一定影響。而10月就業數字再度下滑,企業不單在轉弱的需求中處境困難,還因全球商品價格飆升而承受不斷上漲的經營成本;在銷情轉淡的情況下,加價空間有限,因此企業的利潤率持續受壓。調查數據預計,2017年最後一季的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將少於4%。

  報告指,10月香港私營經濟表現放緩。企業產出增長大致停滯;新接業務重回跌軌,尤其明顯的是內地對香港產品的需求再度收縮,幅度亦更大,縮減率為4月份以來最嚴重,使企業對經營前景依舊看淡。而受客戶需求疲弱及產能寬裕所累,企業毋須增聘人手,就業數字下滑並連跌3個月,惟跌幅尚微。

經營成本壓力上升

  價格方面,有跡象顯示成本壓力正在攀升,整體投入價格通脹錄3年半最高。採購價格急漲是投入成本飆升的主導因素。受訪業者又透露,紙張、化學品、銅等原材料的成本上揚。此外,薪資通脹亦是推高投入成本的助因。

  為應對投入價格不斷上升,企業於10月份繼續調高售價,藉以保障利潤率不至折損太大;但有關增幅是5個月來最低,亦遠低於成本漲幅,反映其利潤率持續受壓。10月份,企業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仍然看淡,信心低落的原因包括競爭加劇、成本上漲、市場受環保影響、政府建造工程減少,以及不利的經營前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