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掃碼看全文
【大公報訊】新華社13日發表長文,題為《領航定向駕馭發展全局──習近平經濟思想引領新時代經濟工作述評之一》。文章指出:
「十四五」收官在即,在前四年5.5%的平均增速基礎上,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達到140萬億元。成績,世界矚目:在這麼大體量的基礎上,在各種風險挑戰的衝擊下,中國經濟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共識,愈加深刻: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翻山越嶺、克難前進,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
巍巍太行山,風光無限好。202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訪企業、聽匯報,為山西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要扎實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用好多元發展條件,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山西的轉型發展,是中國經濟砥礪前進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三晉大地,對一省的發展把脈,映射出對全局的深刻把握─2017年,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2020年,要求「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2年,提出「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當中國經濟航船駛入新時代,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和環境,如何於風起潮湧中「看得見桅杆尖頭」?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定調:「作為執政黨,我們必須切實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扎扎實實做好經濟工作」「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
這是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的嶄新作答:強調獨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突破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語境和思維,創造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出發,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成功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面對經濟增速換擋向何處去,習近平總書記着眼長遠,主動為之:「不能不顧客觀條件、違背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逐漸消除一些人的「速度情結」「換擋焦慮」,從思想上徹底解決了中國經濟「怎麼看」,更從實踐上提供了未來發展「怎麼辦」的行動指南。
面對疫情衝擊下「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的形勢,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將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以高水平開放塑造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2024年12月,北京京西賓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此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入討論、共鳴強烈,全黨上下的最大共識進一步凝聚:「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總結經驗啟示,關於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深化:「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係」「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係」「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係」……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習近平經濟思想,持續綻放時代價值、展現實踐意義,推動中國經濟育先機、開新局。
在成功駕馭中國經濟發展大局的非凡歷程中,全黨全國人民更加堅信: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信心之基、動力之源。
正確的道路從哪裏來?從群眾中來。今年上半年,「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徵求意見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311.3萬條。「充分吸收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推動一次又一次理念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億萬人民齊心奮進,中國經濟航船沿着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