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技園提供近4000萬元支援生物醫藥初創

時間:2025-10-10 05:01:33來源:大公报

  圖:科技園升級「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加強支援生物醫藥初創。

  【大公報訊】記者邱梓茵報道:香港科技園公司昨日舉辦「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全新里程啟動禮,宣布計劃由1.0升級至2.0,為初創公司提供最高達3970萬元的資金支援,並引入「1+1+2年」里程碑框架,加速項目走向臨床前試驗,協助初創更快將創意落地,邁向商業化。來自內地的科金生物(Danaus GT)負責人表示,企業透過與高校實驗室合作取得技術突破,期望在融資方面獲得更多支持。

  香港科技園公司初創企業生態圈培育及發展總監粘清澤表示,培育計劃主要有兩方面升級,其一是推前加速時點,隨着AI等趨勢愈發明顯,企業不應待正式進入孵化器後才加速,因此2.0讓企業在更早期便可與科技園協作,提升效率和成功率。其二是更強的成果導向與「共創」模式,注重建立與產業夥伴的共創關係,打造具商業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並在價值鏈及商業模式、法規與臨床試驗策略等方面更早、更深度介入。

  粘清澤介紹,「1+1+2年」里程碑旨在為初創提供清晰路線圖:首年即使研究尚未完全成型,團隊亦需及早思考商業化路徑,主動與產業界及潛在用戶溝通,明確定位與產品方向;第二年在初步成果基礎上,面向目標用戶進行驗證,確認產品是否真正符合需求、如何銷售、具備哪些競爭優勢;其後兩年則聚焦走向臨床前試驗的準備與布局。此框架有助創始人、科技園團隊及各方形成共識、同步節奏,系統性推動創新進程。

  在吸納產業類別方面,粘清澤指出,科技園在1.0階段主要聚焦檢測(Diagnostics)、醫療器械(Medical Devices)及治療(Therapeutics)三大類別。近年受AI技術快速發展帶動,相關設備與應用愈見豐富,預計AI相關初創亦會增加;惟整體而言,科技園仍將在上述三大重點範圍內選拔企業。

  粘清澤表示:「香港正處於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的黃金時代。科技園公司將持續優化Incu‑Bio,打通『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產業鏈,助力初創加速研發,從香港走向國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生命健康科技樞紐的地位。」

  企業:與大學合作收穫豐

  來自內地的科金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海峰博士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談及進駐孵化器的期望,他表示,首要是推進融資工作,即使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仍希望能在香港找到合適的投資者。王博士又指出,企業與香港高校合作收穫頗豐:「與香港大學合作後,整體成果相當不錯。一來香港大學在肝癌相關項目上走得較前,已有較成熟的臨床成果;二來教授在科技園亦設有實驗室,『近水樓台』之便,加上彼此建立了良好關係,令合作更順暢。」

  巧捷力醫療機器人公司(Agilis Robotics)至今共獲1700萬美元融資,創歷屆Incu-Bio投資額最高紀錄。談及企業在孵化器階段獲得的核心支持,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何迪朗強調,除了關鍵的資金保障外,孵化器所在的園區地理位置帶來的優勢尤為顯著,「身處科技園之內,對我們發展速度的幫助是非常快的——畢竟深圳這邊所具備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基礎,確實非常關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