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世界農業科創大會在京舉行 神農大模型全球矚目

時間:2025-10-14 05:02:42來源:大公报

  圖: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上還展示了可用於溫室搬運等場景的多功能底盤。\大公報記者郭瀚林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瀚林、任芳頡北京報道: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13日在京開幕,共吸引800位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科學家、企業家及各界代表,共探農食行業挑戰與發展路徑。中國農業大學神農大模型團隊現場發布了神農大模型3.0。

  「相比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神農大模型屬垂直、專業化的農業模型,在農業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方面表現更優,並向全球社區免費開源。」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其信介紹,神農大模型3.0了整合海量農業數據與前沿技術,能為複雜的農業系統提供智能決策支持。

  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計算機工程系副主任、神農大模型團隊負責人王耀君向大公報記者介紹,團隊同步推出「神農大模型智能體平台」,已上線智慧育種、智慧種植、智慧養殖、遙感氣象等六大類共36個智能體。「以作物育種為例,大模型可快速識別性狀基因及最佳基因組合,大幅提升育種效率」他說。

  中農大攜手港科大開展合作

  「我認為香港搞現代農業大有前景。」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現代農業早已脫離「耕地+農民」的傳統框架,以生物育種、智能裝備、數字農業、植物工廠、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為內核,把生產線搬進了城市樓宇,把實驗室變成了「田地」。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作為「沒有農村的城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26家,正向萬億級農業產業目標邁進。

  他進一步談到,作為國際教育高地的香港事實上擁有大量「涉農人才」:「搞數據科學的人,跟數字農業可以結合;搞智能科學的人,跟農業機器人可以結合;搞生命科學的人和工程科學的人,跟農業合成生物學可以結合。」他透露,中國農業大學已經與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以前沿生物科學助力農業現代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