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小川糸的小說《山茶文具店》,講的是女主人公為他人代寫書信的故事。她常回味一些趣事,比如有到日本的外國人,得意洋洋地穿着印有漢字的T恤,或在身上刺了漢字刺青,但很多漢字寫錯了,有的漢字本身雖然對了,但意思卻令人啼笑皆非:要寫代表武士的「侍」字,卻弄成了「待」;有的妙齡女郎身穿寫着「無料」的T恤招搖過市,其實本意是想要表達「自由」(free)。
這種例子,在中國就更多了。特別是隨着中國影響力的日益提升,正如S.H.E的歌裏所唱的那樣,「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漢字那種迥異於拉丁字母的結構、看起來又酷又神秘的特殊魔力,讓很多外國人趨之若鶩。
足壇巨星碧咸身上,紋着行草字體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NBA球員艾弗臣(Allen Ezail Iverson)在脖子上刺了「忠」字,每當抬起頭,就有幾分岳飛「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氣概。這都屬於出自專業高人手筆,文意、形式俱佳。
但像「無料」之類的笑料,也實在不少。賈斯汀.比伯在胸前刺了一個「慫」字。如果上下拆分,可以解釋為「遵從內心」,而合成一個字,只能說是達到了「1+1=0」的效果。
還有位猛男,在胳膊上刺着一長串「大家死不是大家居住」,使用的還是工工整整的宋體字。這句話,中國人每個字都認識,但放在一起看,卻是一頭霧水。其實,這也是「機翻」鬧出的笑話。原文是電影《勇敢的心》的台詞:「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大意是說:「每個人都會死,但並非每個人都曾真正活過。」無料的「機翻」,造成了無厘頭的搞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