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讀懂十九大傳遞的政策信息/辛子清

時間:2017-10-30 03:15:39來源:大公網

  剛閉幕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它清晰描繪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發展藍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發展,都將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十九大報告更以前所未有篇幅闡述了中央對港澳的工作,將堅持「一國兩制」列入基本方略,更明確指明,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大灣區建設互利合作。

  十九大期間,中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855份賀電賀信,其中814份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重要人士及重要機構發出。這些賀電賀信普遍表示了對大會的熱烈祝賀,對中國前景表示讚賞,同時也期待有更多合作機會。筆者認為,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外國政府、政黨及領導人非常關注十九大,通過閱讀報告原文和媒體報道等方式了解中國釋放的政策信息,研究中國發展的路徑,尋找中國進步的密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致電習近平時表示,中共十九大舉世矚目,他密切關注習近平在會上發出的重要政策信息。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對中共十九大「密切關注」,大會成果充分體現了廣大中國人民對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和支持。

  「中國速度」令全球瞠目

  新思想引領起航。新思想來自於火熱實踐,濃縮於浩繁理論,呼應的是時代需求,着眼的是突出矛盾。優秀的政黨會把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再用理論指導政策出台、措施制定和創新實踐。十九大報告公布後,官方媒體的社交媒體隨即發表文章《未來中國要幹這100件大事》。這正體現了中共非凡的感召力、規劃力和行動力,而行動力在力度和速度兩個層面彰顯。過去五年,「一帶一路」等重大倡議和建設的推進速度遠超世界預期。未來五年,相信中共的願景和計劃可以得到高效落實,「中國速度」一定會令全球矚目,不斷激勵國人的心。

  中共十九大成為2017年「可能改變全球局勢的大事」,也使得2017年成為「中國的關鍵之年」。國家進入新時代,香港和內地的融合發展已到了新階段。內地在經濟發展等方面達到新層次,有更多條件來整合各方面力量,以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香港智庫眾多、資訊發達,港人嗅覺靈敏、反應迅速。香港經濟經歷轉口貿易、製造業、金融業等主導期,在各個時期從「代理人」到「實業家」,再回到「代理人」,都是看到了世界大局和內地發展提供的機會。特別是內地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大財團北上投資、小廠家勤懇創業,就連貨車司機亦披星戴月兩地穿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今,國家開啟新征程,必將深化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港人北望神州,應該看到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參與到「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和「鄉村振興」等戰略進程中,增強信心,把握機遇,發掘商機,而不再遙望、不再旁觀、不再猶豫。

  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

  十九大強調,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香港應該抓住機遇,在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企業走進來的過程中,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和專業服務業等優勢,在參與國家建設的同時,促進香港自身得到更好發展。同時,香港應該改變傳統「代理人」角色,發展本土新興產業,如創新科技、文化創意、檢測認證等領域。

  「國民待遇」之路不會止步。今年八月,中央推出了首批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生活的措施,涉及教育、就業、社保、交通等多個領域,回應了港澳市民的關切。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央將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表明中央對港人在內地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關注。相信利好陸續有來,此舉可以讓港人回內地有更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創業、求學、定居必定會更加方便。事實上,內地為港人、尤其是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也有利於為落實「一國兩制」帶來新局面。

  十九大報告多次強調堅持「一國兩制」,還指出要牢牢掌握全面管治權,這一提法無損高度自治。全面管治權是憲法和基本法賦予中央的憲制權力,把全面管治權和高度自治權結合起來,才能防止「一國兩制」實踐偏離主線。相比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強調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這也是強調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在憲法和基本法共同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全面管治權和高度自治權才能形成良性互動。

  國家正着眼於未來。港人應該讀懂政策信息,認清優勢,做好本分,不妄自菲薄,更不要自毀長城,認識深層次原因,化解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讓「絆腳石」成為「墊腳石」,讓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的紅利助推社會發展,特別是惠及基層民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