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圖為今年1月1日,東方航空使用C919執飛MU721「上海虹橋─香港」航班。\新華社
【大公報訊】新華社10月21日發表題為《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出新的歷史偉業──從「十四五」看中國力量》的文章。文章指出:
時代長河奔湧不息,中國號巨輪即將駛過又一個不平凡的五年。「十四五」期間,面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出新的歷史偉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從「十四五」多個第一 感受國家非凡成就
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
福建艦(舷號18),於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是全球首艘採用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2025年9月22日,中國海軍宣布,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標誌着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
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
大型郵輪被譽為船舶工業皇冠上的「明珠」。2024年1月1日,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式開啟商業首航。「愛達.魔都號」總噸位13.55萬噸,長323.6米,寬37.2米,最大高度72.2米;船上有客房2125間,可容納乘客5246人,配置高達16層、面積4萬平方米的生活娛樂公共區域。
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
2022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鄭重宣布「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此後,中國空間站轉入常態化運營。中國空間站名為「天宮」,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提供三個對接口,支持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來訪航天器的對接和停靠。三艙組合體質量約68.5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製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
2023年5月28日12時31分,經歷1小時59分鐘飛行,由C919大型客機執飛的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穿過象徵民航最高禮儀的「水門」,標誌着該機型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正式進入民航市場,開啟市場化運營、產業化發展新征程。\資料來源:新華社、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