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恆地新地受惠地產新政/鄧聲興

時間:2017-10-14 03:15:38來源:大公網

  恒指本周主要於高位好淡爭持,全星期於28260至28626水平窄幅上落,累升18點,日均成交增至950.9億元。下周觀望十九大開幕,料整固格局不變。下周內地將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第三季經濟增長、通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銷售增長,早前社科院估計第三季經濟增長約6.8%;另外料市場聚焦周三開幕的中共十九大會議,留意會否公布新一輪國企混改及雄安新區細節,對相關板塊或有支持。外圍方面,企業相繼公布第三季業績,下周包括大摩、高盛及通用電氣都會公布季績。市場觀望十九大開幕,料下周恒指於28200至28800上落。

  建議股份:地產股。特首林鄭月娥公布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此前市場憧憬新一屆政府將推動「首置上車盤」,並加快新界的農地改劃為新樓宇供應,刺激一眾本港地產股上揚,惟施政報告並未着墨於農地的建屋發展,而首置上車盤計劃仍需進一步諮詢,故施政報告發表後地產股一度出現反高潮,近日已見回穩。

  事實上,今屆政府與上屆政府在房屋政策的施政方向截然不同。上屆政府以樓市「辣招」壓抑樓市需求,更多次「加辣」,對二手市場打擊頗大,成交轉趨疏落,但樓價依然居高不下,反映市場對住屋仍有剛性需求。今屆政府在房屋政策上則傾向幫助市民置業,不論「首置上車盤」、以「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白居二」恆常化、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均是扶助首置措施。

  雖然政府預計明年中才進一步公布與發展商合作發展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詳情,為配合政府的長遠房屋政策,跟地產商合作是不二之選,新界地仍是一大提升土地供應的來源。本港四大發展商中,以恆地(00012)坐擁4490萬平方呎新界農地居首,其次是新地(00016),擁有2800萬平方呎,未來仍有望以公私營合作方式興建房屋,或兩者達成補地價協議,故恆地及新地中長線仍是可望受惠。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