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隨着國際貿易回暖,大部分集裝箱運輸企業的每標箱收入按年錄得增長
經歷逾八年低迷,航運業終見復甦跡象!有全球經濟晴雨表、代表國際乾散貨運輸市場走勢的波羅的海乾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DI)近日已升至三年半高位,較2016年2月的歷史低位更是回升逾四倍。分析認為,BDI指數的變化反映全球航運市場的復甦,回暖趨勢進一步確定。但亦有人提醒,儘管航運市場出現改善跡象,但仍處於萌芽階段,運力投放仍需謹慎而為之。/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航運市場飽受運力過剩影響,BDI指數一直處於低位。隨着新增運力減少、海運需求增加,乾散貨運輸市場料重拾增長動力。
今年以來,BDI指數波動不斷,先是從年初的近千點水平,在2月14日跌至年度低位的685點,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於3月底升至1300點水平,其後受到大宗商品庫存高企、價格下滑及季節性調整等因素影響,該指數開始逐漸下滑。踏入第三季度旺季,BDI指數又逐步上升,更一度突破1500點大關,惟近日因國慶和中秋假期出現調整,上周五(9月29日)報1356點,連跌4日。
海岬型船運費再度攀高
縱觀各船型指數方面,波羅的海海岬型船綜合運費指數(BCI)上周五報2738點,按年升37%;現貨租金為18725美元,同比升47%。船舶經紀Fearnleys指出,巴西航線需求良好、加上煤炭穩定出貨,令海岬型船運費再度攀高。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綜合運費指數(BPI)報1308點,按年升80%;現貨租金為10509美元,同比升80%。波羅的海超靈便型船綜合運費指數(BSI)報1021點,按年升50%;現貨租金為10347美元,同比升45%。
長江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韓鐵超認為,本輪BDI指數上漲主要是受到海岬型船帶動,而四季度為傳統旺季,今年或將提早開啟。他提及,隨着供給顯著收縮,行業正從不斷過剩到邊際改善,中長期來看,由於散貨行業前期積累大量在手訂單逐漸交付,未來兩年新增運力將大幅減少,行業逐漸從「去訂單」到「去產能」演繹,料2018年船舶裝載率較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有望提升運價,改善行業盈利水平。
BDI均值未來三年料穩步升
東興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四季度鐵礦、煤炭補庫存疊加北半球糧食旺季出貨,運量得到保證。散貨航運長周期大反彈已經開始,料未來三年BDI均值將穩步提升。
國際航運諮詢機構德魯里對乾散貨運輸市場持樂觀態度,主要是由於貿易增長強勁,鐵礦石、煉焦煤、糧食與小宗散貨(除石油焦以外)均將走高。另受到全球鋼鐵產量增長,特別是中國地區產量增長的影響,鐵礦石以及煉焦煤貿易將持續增長。
中泰證券認為,BDI指數已築底回升,儘管仍處於較低位置,惟較底部回升近四倍。另全球船舶運力增速減緩,但運力消化仍有待時日。該行關注全球航運復甦持續性,加大關注中國造船業,同時提醒投資者需留意全球航運復甦持續性和全球貿易復甦低於預期。
交銀國際《2017下半年投資策略》中也預測,下半年BDI指數可能上升至1500點至2000點。不過,該行交通運輸與工業研究總監鄭碧海提醒,近期造船訂單有所增加,購船意欲回歸,或對運價帶來負面影響。
的確,航運業長期積累的過剩運力,令市場平衡十分脆弱。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在這個階段,若航運企業如當年般大舉造船,或令市場重蹈覆轍,值得市場持份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