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露,將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協助年輕人家庭置業。這政策儘管是遠水不能救近火,但值得支持,並能產生心理預期的重要作用。不單止幫助到市民置業,並能夠穩定社會,安撫到部分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對香港是好事。
林鄭月娥指出,計劃是幫助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經已擁有物業的市民,不符合購買資格。她表示,港人首置上車盤有助收入不錯的年輕人家庭,待下月《施政報告》交代詳細內容。但指出,可以想像得到,如果定價愈能負擔及更相宜,限制一定愈多。
她強調,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政府不希望取用已規劃作公營房屋發展的土地,以免影響供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港人首置上車盤主要以申請家庭的負擔能力定價,有理由相信售價比較居屋更低,粗略估計可能是市價一半。黃遠輝指出,首置上車盤業主將來假如要賣樓,可能限制只能售回給政府。
影響市場心理預期
近年來本港樓價及租金升幅不小,許多市民都感到難以置業解決居住問題,更惹起年輕人的憤怒,因為樓價升幅大過他們的薪金增長,變成他們很難應付居住開支。儘管租金升幅未如樓價那麼厲害,但也跑贏他們的加薪幅度,租金擔子變得愈來愈重,置業就更難。所以,滿腔怒火難以發泄,有些激進一些的年輕人就出來搞事,令社會充滿戾氣。
部分財力比較好的年輕人,就不惜連單棟納米樓也不放過,只要供樓能力負擔得起,納米樓亦高價搶入。事實上,部分單棟納米樓單位表面「價細」,但平均呎價更貴,有些貴過豪宅。為了解決居所,年輕人爭相高追納米樓,抵受表面便宜實際昂貴的超高樓價,着實冒了更大風險。
新一屆特區政府準備推行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估計由策劃到樓盤入伙,起碼需要三、四年時間,表面上遠水不能夠近火。但只要政府政策明確,說明將來會有數量不少樓價廉宜的住屋供應,便可以產生心理預期,年輕人就不必憂慮居住問題,毋須忍痛搶貴價樓,樓市亦會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