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加息縮表後 經濟才見真章\李耀華

時間:2017-08-26 03:15:37來源:大公網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經濟體將同步復甦,是過去十年來首見,反映出全球終於可以走出長時期經濟疲弱的陰霾。然而,雖然美國正準備縮減資產負債表和近年來多次加息,但始終歐元區、日本、英國仍然實行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澳洲、新西蘭等亞太地區亦未有加息的眉目,故今次的經濟復甦仍然要依靠人為的刺激措施所帶來,沒人可保證當全球主要經濟體陸續退市後,全球經濟同步增長的情況可否延續。

  經合組織預測,其追蹤的45個國家,今年將同步錄得經濟復甦,為十年以來首見,就連希臘這個過去數年來一直受經濟衰退困擾的歐元區國家,今年估計亦將會增長1%,為十年來最佳。在美國,金融海嘯所產生的後遺症終於慢慢消失,美國家庭住戶停止了為還債而籌謀,逐漸回復了以往的消費模式。全球商品價格亦慢慢走出2014年以來的谷底,正持續回復增長。商品價格回升,亦令多個資源國家,包括加拿大、巴西、印尼、澳洲等經濟增長受惠。

  多年來受通縮困擾的日本,通脹率亦開始有起色,自從去年十月以來,按月消費物價指數一直錄得增長,而該國今年次季更錄得增長4%。看來全球經濟終於否極泰來,露出曙光。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目前的經濟增長仍主要依靠全球央行低利率,和歐、英、日等發達國家的量寬所維持,其他發達國家,包括澳洲和新西蘭等,亦因為長期把利率遏在低位,才可令經濟持續改善。隨着全球多個地區的貨幣政策將陸續正常化,近年一直維持的經濟增長會否因此泡湯?

  事實上,雖然歐元區正醞釀在秋季開始減少購買資產規模,但是歐央行對於何時加息的討論,仍然是諱莫如深。日本政府對於何時撤出量寬更一直避談,央行現時還不時研究是否有需要加大買債力度。英國在脫歐公投後,原來準備的加息行動要被迫推遲數年,而更無人得知英國政府何時才開始減少買債。澳洲和新西蘭的經濟增長雖然有所改善,但期貨利率顯示,兩國要到明年八月才較有可能開始加息。由此可見,量化寬鬆和低息政策,在全球增長中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即使自從2015年至今共加息四次,而亦準備在九月份縮表,但是,受到低通脹的困擾,市場相信美國未來一、兩年的加息步伐仍然相當緩慢,甚至有人把近期經濟放緩歸咎於聯儲局加息,要求聯儲局考慮再減息。

  總之,十年前上一次全球經濟同步增長之時,各國的利率仍然高企,而且更沒有量寬的支持,經濟是自發性增長,與今次主要依靠人為經濟刺激措施所帶動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