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經濟 > 正文

林子健羞辱了英美「民主大報」/沈家聰

時間:2017-08-16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那些向來扮演「推動民主」角色的所謂西方媒體,如BBC、紐約時報等,在林子健事件中出盡了洋相,公信力嚴重受損 網頁截圖

  民主黨林子健昨日凌晨被警方以「誤導警方」拘捕,自此,這宗被反對派形容為「政治打壓」的案件終於現出了「原形」。市民終於明白,有人利用香港市民的同情心,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齣政治鬧劇,根本沒有所謂的「虐待」,更無所謂的「強力部門」,更別說那些離奇的「十字架釘書釘」了。這場鬧劇,讓那些道貌岸然的反對派現出了醜陋真面目,也讓所有的反對派政治專欄寫手「慌了手腳」,更讓那些向來扮演「推動民主」角色的所謂西方主流媒體,如BBC、紐約時報等,更出盡了洋相,顏面盡失。這些媒體不僅賠上自身的公信力,也讓市民看到了其偽善的「雙重標準」。

  事件僅僅過了四天,就出現驚人的變化。警方在深夜拘捕了林子健,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鄭麗琪指出:「暫時資料顯示,沒他所講被人推上車的案件發生。當然這是會繼續調查,而其行蹤並非他跟我們所講的行蹤,我們相信他給我們的資料是虛假。虛稱被非法禁錮是很嚴重罪行,不只嚴重浪費警力,亦引起市民不必要恐慌。我對此行為強烈予以譴責。」

  而據各方媒體引述警方消息指出,林子健聲稱被「擄」及事實上當天的各種活動,與調查結果有巨大出入;亦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林子健曾被推上車。「他有在某些位置出現,但有些地點不合乎他所講,相信他是自己上車離開,而商舖閉路電視拍到戴口罩及戴帽的男子,相信是林子健。」

  不僅是警方,眾籌媒體「傳真社」昨日公布了所獲得的6間店舖共9段閉路電視片段,清楚地顯示林子健全程均獨自一人,未見有人被擄走的情況。而當中更有一個戴着口罩酷似林子健的人物安然走過「案發現場」。

  當然,在法庭還沒有正式作出判決前,應當假設林子健是「無罪」的。然而,以市民的常識已經有了基本的判斷,所謂的「被擄」走,根本沒有任何證據,恰恰相反,更多的證據顯示,林子健有誤導警方的重大的嫌疑。實際上,只要稍作推敲,破綻便立即現形。最大疑點在於:第一,為什麼不第一時間選擇報警?除非心中有鬼,否則一個有正常心智的成年人,受到如此傷害,必定會即時選擇尋求警方的保護同時追查疑犯,但林子健沒有;第二,為什麼二十四小時也不拔掉釘書釘?如果身上嚴重受傷,手機又正常,第一時間應乘的士去醫院以免傷口感染,但林子健卻出奇地「慢悠悠」坐的士去「食飯」;第三,為什麼要消除身上的「證據」?林子健回家後立即洗澡,兼且將當晚的衣物全部浸洗。作為一個在政壇打滾數十年的老政客,竟然不知道「保留證據」的常識,而是選擇令警方更難追查的做法,這符合常理?

  這些連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會起疑的地方,偏偏整個反對派沒有人感到疑問。到底是他們智力與判斷力出了問題,還是他們根本就要以此來「大作文章」?從八月十一日到昨日,反對派的職業政治寫手,不斷在各大平台展開瘋狂的輿論攻擊,不僅連帶「一地兩檢」,更攻擊中央政府,但凡可以用上的惡毒字詞都一一用上。《蘋果日報》更發表「社評」稱:「偏偏香港還有人昧着良心,指摘被失蹤者、被施刑者的公開指控是別有用心的炒作。林榮基返港披露被擄走、關押、審訊過程,親共媒體、政客指摘是針對立法會選舉的炒作。」事實證明,是市民的質疑,還是反對派的炒作?

  至於一些所謂的西方「民主媒體」,更是出盡了洋相。《紐約時報》在顯要版面發表了該報記者王霜舟文章,一開始就稱:「這個詭異事件加深了人們對香港法治惡化的擔憂,因為內地當局試圖更多地控制這個半自治中國城市的政治自由」,其後又說:「這次襲擊是一系列類似事件中最近的一次,令許多香港人為中國的專制影響力感到擔憂。這座城市曾是英國殖民地,20年前回歸中國統治,中國承諾香港可以保留自己的政治、法律和經濟制度,直至2047年。」雲雲。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情況下,也沒有作出任何事實的查證,《紐約時報》就作出事實判定,這還是負責任的媒體?

  除了《紐約時報》,英國的《衛報》、BBC等,同樣出醜,BBC還煞有介事地「越洋專訪」黃之鋒,後者又極力攻擊抹黑中央政府。如今看來,真是何其諷刺!

  林子健讓市民看清了反對派政治嘴臉,也羞辱了那些所謂的「民主媒體」。事實證明,他們從不「中立」,更不「客觀」,根本就是服務於自身的政治需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