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寅舟報道:昨日恰逢人民幣匯改兩周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續升128點,刷新10個半月新高,但在離岸價走貶帶動下,在岸日盤收跌58點,報6.6668元。新華社文章引述專家分析,匯改兩周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經歷一段時間的貶值壓力後,正在企穩回升,並逐步打破單邊貶值預期。要在防範風險的同時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有望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早盤衝高後急速轉跌,最低觸及6.6949元,全數回吐周四漲幅,並帶動在岸匯價調整。分析機構表示,本周人民幣在快速上升時,購匯端基本沒有流動性,走勢相對獨立,是升勢缺乏穩定性的表現。市場在匯價快速上升後,結匯觀望意願亦上升,預估匯價從高點回落300至500點。這周人民幣漲得太快,對於昨日人幣匯價回落,有交易員相信是逆周期調節因子已發揮作用。
累貶5% 分析:總體平穩
本周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上調490個基點,在岸人幣匯價也走高513點。對於近日人民幣兌美元走強,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認為,這一波人民幣升值是市場預期所致,不是央行干預的結果。對於匯改,他強調支持有管理的、不公布區間的浮動匯率制度,可取消中間價作為價格基準,改為參考價格。
人民幣匯改兩周年,在岸價累跌約5%,新華社文章昨日引述業內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特徵明顯,匯率彈性增強,匯率預期總體平穩。其中,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匯改以來,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日益完善,越來越市場化、透明化,有效地穩定了市場預期,人民幣雙向波動的趨勢日漸明顯。
摩根士丹利昨發布報告,上調今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期,三季度預期從6.86上調至6.63,年末預期則從6.90上調至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