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黃裕慶報道:受上周五美匯指數大幅反彈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昨報6.7228,較上一交易日下跌96個基點。不過,隨着客盤結匯較多形成了結售匯順差提振匯價,在岸人民幣匯價日內累計漲逾百點,日盤收盤幾近與上日收平,報6.7182元,當日在岸成交較上日升13.7%至275.7億美元。
市場數據顯示,八月四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2.86,按周漲0.12。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低見6.7287元,其後反彈至6.7166元的高位。交易員稱,從昨日客戶在6.72附近也有結匯盤出現,可見客戶的預期已轉向。
交銀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逆周期調節因子」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正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市場的匯率預期已發生變化。
港人幣業務有望反彈
中國央行昨日公布外儲數據實現「六連升」。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應堅指出,外匯儲備連續六個月反彈,反映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增強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近幾個月,市場氣氛更加理性,境內企業結售匯趨於平衡,香港人民幣存款亦轉跌為升,特別是境外機構在境內銀行間市場持有的債券餘額連續兩個月大幅增加,人民幣國際使用逐漸轉為良性發展。
展望未來,應堅預計,隨着美元加息預期有所減退,歐元、日圓有望繼續走強,人民幣匯率也顯示強勢貨幣特徵,有利於香港人民幣業務回穩及反彈。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表示,當前歐元區、英國兩大發達經濟體邊際性緊縮傾向高於美國,下半年英鎊、歐元相對美元或不同程度地走強,美元指數恐難脫離當前弱勢,這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在6.8附近小幅震盪並趨於穩定。
連平認為,今年以來美元走勢總體偏弱,但因年內美聯儲或續升息,並開始「縮表」,預計美元沒有持續貶值或升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