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7月24日訊(記者邵淑芬)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昨日發表專題報告,指中國壽險公司正面對資產與負債錯配加劇風險。該行指,由於2015至2016年期間大規模銷售短期儲蓄型保險,多家中資壽險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升高。不過,鑒於此類着重銷售短期產品的保險公司的資產規模不大,對銷售短期產品的保險公司的擔憂,不太可能導致整個保險行業面臨流動性壓力或大部分壽險公司投資組合價值大幅下降。
惠譽表示,短期儲蓄型保險產品主要用於滿足短期投資需求,主要通過銀行銷售。此類產品包括保障成分較少的躉交保費萬能壽險或傳統非分紅保險。在較短的鎖定期結束後,這些保單的退保率通常較高。另一方面,監管收緊令增長放緩。一系列監管措施要求保險公司減少短期儲蓄型產品銷售,轉而銷售保障成分較多的產品。缺乏營銷隊伍導致銷售更複雜的保障型產品的難度較大。
該行又提到,中國的壽險公司投資高風險和非流動性資產通常比其他地區更激進,特別是那些着重銷售短期儲蓄型產品,且需要為投保人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回報率的保險公司。截至2016年末,中國五家主要銷售萬能險的保險公司的高風險資產(包括股票、基金、長期股權投資和地產)與股東權益之比較高,為5.4倍。
報告中指,保費收入增長放緩可能迫使保險公司在其現有的現金及其他流動性資產不足以覆蓋付款支出時,處置資產以支持現金流,特別是在退保率激增的情況下。而被迫出售資產可能造成損失和資產減值,尤其是流動性低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地產。確認的損失可能使保險公司更加難以產生流動性,並會對資本金水平造成壓力,可能進而刺激更多的投保人退保,導致退保激增,以及需要進一步虧本處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