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政府賣地成績不俗,二手樓價指數卻連續三周下跌,樓市有轉弱跡象
下半年本港樓市升勢持續抑或步入調整期,迄今為止眾說紛紜。事實上,這邊廂,地產發展商投地策略仍然非常進取,信置高價投得馬鞍山住宅地皮,地價兩年內高出八成;這邊廂,本港二手樓價卻連跌三周,予人樓市有搖搖欲墜的感覺。此時政府增加賣地透明度,包括公開最高五個標價,甚至採用公開競投方式賣地,提供更清晰市場信息,對置業者來說甚為重要。
增加政府賣地透明度
馬鞍山白石住宅地皮上周五截止標售,合共吸引三十個財團出價,平了入標數目紀錄,結果最後由信和置業投得,成交價為十三億八千萬元,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為一萬一千五百元。換言之,該區地價兩年來急升了八成。
從馬鞍山白石住宅地皮高價成交來看,可知投得地皮的地產發展商對後市甚具信心,估計日後每方呎售價可能超逾二萬元。
不過,政府賣地成績不俗的同時,本港二手樓價指數卻連續三周下跌,累積跌幅為百分之零點六。即使樓價下調幅度有限,但一定程度樓市有轉弱跡象,予人搖搖欲墜的感覺。下半年本港樓市去向如何,迄今眾說紛紜,令置業者十分困惑,期望政府能夠進一步增加賣地透明度。
宜公開最高五個標價
事實上,目前賣地招標制度中,當局只會公布最高的標價,因而市場無法完全了解實際市場狀況,原因最高價與第二、第三高的標價往往差距很大。因此,地皮高價成交只能反映個別地產發展商投地策略異常進取而已,尤其是近年中資財團求地若渴,為搶佔本港市場據點,故此不惜高價搶地。
港府賣地採取公開招標制度已沿用多年,是時候進行全面檢討,包括研究推出優化賣地招標措施,公布最高五個的標價,讓置業者以至整個地產業界可獲得較清晰市場信息,以便作出適當的入市與投資決定。
可公開競投方式賣地
其實,在樓市偏淡的時候,採取公開招標出售方式賣地較為適合,有助吸引更多財團入標競投,原因財團有機會「執死雞」,以低價投得地皮,但樓市興旺時,則應用公開競投方式賣地,無需憂慮沒有財團出價競投。更重要的是,在競投過程中,各大地產發展商對後市態度將會表露無遺。
總之,當局宜認真考慮將一些具市場指標作用的市區搶手地皮,採用公開競投方式賣地,以增加賣地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