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今年上半年,內地對香港進出口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增長1.3%,進口則跌62%。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見右圖)昨日分析稱,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是進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方面,機電產品出口下降拖累;內地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形成,香港轉口地位相對減弱,對兩地貿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流影響。不過,他對兩地貿易看法正面,未來「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兩地貿易發展提供難得機遇和巨大發展空間。
黃頌平指出,上半年內地對香港出口機電產品6473.3億元,下降0.5%,佔同期內地對香港出口總值的76.6%。
他在會上表示,兩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目前內地已成為香港最大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香港則是內地第六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場。他引述海關的統計數據表示,兩地貿易規模從1997年的42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攀升至2016年的兩萬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其中對港出口年均增長9.1%,自港進口年均增長3.4%。
今年是內地與香港CEPA實施13周年。據海關統計,截至2017年5月31日,13年來兩地CEPA累計受惠進口貨物750.4億元,涉及21個大類港產貨物。內地進口的CEPA項下貨物受惠貨值,由實施首年的8.6億元增至2016年的59.1億元,增長近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