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外貿半年增19.6% 六年最勁

時間:2017-07-14 03:16:16來源:大公網

  圖:上半年內地外貿環境向好,超出市場預期,將支撐今年內地經濟表現

  六月內地外貿表現優於預期,按美元計價,進口、出口同比分別升17.2%和11.3%,實現貿易順差427.65億美元。若以人民幣計價,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15%,進口同比增長25.7%。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需求增加、價格上漲、政策效應、基數偏低等綜合因素,推動上半年外貿繼續回穩向好,下半年進出口料仍保持正增長,但一些不穩定、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保持同比快速增長的難度增加。

  黃頌平指出,全球經濟溫和復甦、內地經濟穩中向好、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各項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應、去年同期基數偏低等,是今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長較高的原因。上半年按人民幣計價進出口增長19.6%,不僅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穩向好態勢,也創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升21.6%,二季度升17.9%。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相信,上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雙雙好於預期,除外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預期內因素外,還與「百日計劃」助推中美經貿關係改善、中國出口競爭新優勢初顯等預期外因素有關。

  有力支撐今年經濟表現

  分析師認為,上半年內地的外貿環境向好,已超出市場的預期,將支撐今年內地經濟表現。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分析稱,人民幣匯率高估的問題得到紓緩,使中國出口的競爭力提升,而美國、歐洲、日本等傳統出口市場經濟的穩健復甦,也為中國工業品、機電產品等帶來強勁需求。上述因素令上半年中國出口表現不俗,「從上半年數據看,中國外貿環境超出了年初的預期」。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全球主要經濟體保持復甦;「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對中國出口的帶動作用亦不斷湧現。而內地進口增速已連續六個月維持兩位數增長,表明內地內需整體較好;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也拉動了上半年的進口增速。他認為,內地上半年貿易順差雖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並不影響貿易項目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增強。下半年內地的經濟增長或受投資放緩,持別是房地產投資在後期可能下降的影響,而令動力有所減弱,但進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增強,相信進出口貿易的回暖,將對今年經濟增長構成重要支撐。

  出口先導指數連升八月

  六月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同比增長17.3%,進口同比增長23.1%。六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5,較上月上升0.4點。黃頌平表示,數據已連續八個月穩中有升,預示三季度出口將延續向好的勢頭。他強調,內地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下半年進出口仍會保持正增長。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劉鎏,綜合美國六月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的表現,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有望繼續穩步發展,中國出口也會延續向好勢頭。

  不過,黃頌平也關注下半年內地外貿面臨一些不利因素。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等仍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下半年進出口總體增速將受基數抬高影響;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下半年保持外貿同比快速增長的難度增加。黃志龍預期,下半年內地進口增速或回調,全年出口增速有望保持10%以上水平。劉學智料今年出口將顯著優於過去兩年,下半年內地進口增速或回落至個位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