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暌違12日後,中國央行昨日在公開市場開展了總額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逆回購操作,包括300億元7天期及100億元14天期品種,中標利率分別持平在2.45%和2.60%。鑒於當日有400億元到期資金,因此公開市場最終實現「零投放」。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坦言,本周市場到期資金較大,加之企業繳稅因素,市場流動性或在短暫紓緩後重新面臨時點性壓力,央行重啟逆回購是為了應對隨後大量到期的資金。他續稱,綜合近期央行的調控節奏,目前貨幣當局對流動性的調控更注重預調、微調,短期央行或採取「縮量對沖到期」方式,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基本穩定。市場數據顯示,公開市場周內到期資金為2800億元;周四還有1795億元MLF到期。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市場(Shibor)各短期品種利率昨漲跌互現,隔夜、7天期品種分別升7.2及2.8個基點,報2.6210%及2.8120%;1月期品種則跌4.05個基點至4.1205%。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下半年央行料將實行「不鬆不緊」的貨幣政策取向,「一旦市場利率上升壓力較大,央行就仍會透過公開市場釋放流動性,藉此安撫市場情緒」。浦發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也相信,下半年「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料進一步深化,貨幣政策將從邊際收緊再度回歸中性,預計市場流動性或仍處「緊平衡」狀態,但總體將有所緩和,利率中樞水平向下的概率或高於向上的概率,且利率短期波動的幅度將弱於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