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摩根士丹利指,若在綠證制度下,太陽能發電收入有可能減少75%
風力、光伏發電行業曾經站在優惠政策的風口,成為市場熱門追逐題材,新能源股股價亦成基金寵兒。然而,隨着優惠政策「退潮」,風力、光伏電價逐步回歸正常化,新能源股再難享受政策溢價。
新能源電價正常化政策一浪接一浪出台。去年9月份,內地媒體引述報道《關於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建議大幅調低風力、光伏上網電價。消息曝光後,新能源股股價霎時間跌得如「滾地葫蘆」。內地去年底終於出爐《關於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電價調整幅度相較《意見稿》建議的溫和。今年初出台《關於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願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雖然市場對綠證的理解不深,但判定是電價補貼退潮正步步進深。
風電光伏股普遍跑輸大市
影響所及,投資者對新能源股的信心大跌,基金持續減倉,相關股份自然易跌難升。綜觀主要風電股、光伏股表現,普遍都跑輸大市。年初至今(截至6月30日止),兩隻風電龍頭股龍源電力(00916)、華能新能源(00958)股價分別要跌4.74%、2.55%,大大跑輸恒指17.11%升幅,或國指10.33%升幅。
光伏股亦大落後,今年以來信義光能(00968)跌8.4%,協鑫新能源(00451)跌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