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場人士認為,IPO停發與股市上揚沒有必然聯繫,但IPO的暫停能改變市場供求關係卻是不爭事實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IPO是否應該暫停」的討論引發市場口水戰。在A股第四次闖關MSCI的當下,上述爭論尤為引起外界關注。受訪專家認為,IPO停發並不能促使A股市場健康發展,長遠來看,A股需解決市場化「退市」的問題,並將業績造假企業擋在資本市場大門之外。
A股發展沿革史上,IPO暫停有8、9次之多,歷次暫停的時間亦又長又短,IPO暫停期間到走勢有漲有跌。市場人士認為,IPO停發與股市上揚沒有必然聯繫,但IPO的暫停能改變市場供求關係卻是不爭事實。
先解決退市或更重要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指出,IPO停發並非好方法,A股眼下需要杜絕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使之通過真實利潤來支撐真實的股價。若IPO停發,一些謀求上市的企業就只能通過「借殼」方式上市,這將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下降,且不會為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蘇寧金研院高級研究員左俊義亦認為,「新股」及「解禁」是制約A股市場上行的兩大因素,因此投資者對暫停新股抱有的一定期待可以理解。但反過來思考,先解決「退市」的市場化問題在當前或更為重要,否則無論新股發行是否停發,A股的上市公司家數肯定將持續提升。
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中證監嚴格實施IPO各環節的全程監管,並在強化中介機構責任的同時,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中證監本月初發布了今年首4月終止審查(申請撤回),以及未通過發審會IPO企業情況。其中,終止審查IPO企業有35家,未過審IPO企業達18家,其存在的問題包括財務狀況異常、業績下滑、會計規範性存疑、關聯交易存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