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的任期只剩下數個星期,不過,工作不能停止,尤其是房屋建設的工作。香港樓價高的最基本原因是房屋供應不足,因此,近日由特區政府資助建築費的青年協會青年宿舍動土興建了,特區政府也委任房協開始研究在部分郊野公園邊緣地方興建公屋的可能性。
房屋供應是跨屆的政策,政府從研究更改土地用途到房屋落成,往往需時十年或更長,因此能爭取到提早一個月開始研究就提早一個月。實際上,日前開始動土興建的青年宿舍,是二○一一年由前屆政府建議興建的,二○一一年的建議,要等到二○一七年才動土,也的確可能要等到二○一九年,甚至二○二○年才能入伙。
梁振英把青年宿舍的興建工作交給青年協會,把郊野公園建屋的可行性研究交給房協,估計目的之一也是因為青年協會與房屋協會都不是特區政府的一部分,特區政府換屆不會影響青年協會與房屋協會工作的連貫性。
青年宿舍是新的概念,在郊野公園建公屋也是新的挑戰,的確應該研究、推行。
青年宿舍已破土興建
目前,有大量的單身年輕人申請公屋,成為公屋輪候冊中的一部分,使公屋輪候冊的名單越來越長,平均輪候時間也越來越長,造成一個公屋嚴重不夠的假象。當人人感到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延長之後,於是人人急於申請公屋,大量大學仍未畢業的單身年輕人申請公屋。他們認為,不早一點申請,讓自己在公屋輪候冊排在較前位置的話,則成功入住公屋的機會就遙遙無期。為了避免自己的收入高而失去輪候公屋的資格,一些大學畢業生千方百計壓低自己的收入。為什麼未畢業的大學生爭着申請公屋?理由就是未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收入,正好符合申請公屋的條件。這並非健康的現象,因此,多興建青年宿舍是一個很好的新方向,讓單身年輕人多一項選擇。申請公屋要排隊,單身年輕人輪候時間特別長,如果青年協會能夠多提供青年宿舍,單身年輕人就不必申請公屋,讓真正有需要的人住公屋。
青年宿舍與公屋的分別有兩項,一是面積比較小。青年宿舍針對單身年輕人,因此每間宿舍的設計與大學生宿舍無異,不提供廚房、不提供放置洗衣機的地方,只需要放得下一張床、一張桌子、椅子及沖涼房、廁所就夠了。但是,公屋是設計給一個完整家庭居住,還要考慮家庭成員日後長大,因此面積比青年宿舍大得多,建一個公屋單位的面積是可以建三個青年宿舍的單位,因此,的確是應該多建青年宿舍讓單身年輕人租用。
今日的香港,人口的組成的確有四分之一的所謂家庭住戶單位內只住一個人,地產商之所以建超小面積單位出售,是因為的確有這方面的市場需求。不過,香港傳媒則將這些小單位命名為「劏房」,極盡貶斥,興建超小住宅單位的地產商被視為無良地產商。是的,超小住宅單位並不適合一個正式的家庭,一家三口、四口人居住。但是,香港社會的確有許多單身年輕人想自己居住而不與父母同住,青年宿舍是最佳選擇。青年宿舍稱之為宿舍,面積與一般大學生宿舍一樣也不會引起批評,名正言順。
研究郊野公園建公屋
除了青年協會之外,更期望有其他非政府機構願意參與興建、經營青年宿舍,特區政府也同樣可以在某些條件之下資助這些機構。要知道,青年宿舍不單單是解決住宿的問題,也是青年工作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
由房協來研究郊野公園建公屋的事,就更加正確。今日,香港有許許多多的環保分子反對動用郊野公園的任何一寸土地來建房屋,實際上他們是一群打着環保旗幟的政棍或是地產商的打手。政棍為反而反,反對香港一切建設,希望香港樓價高漲而引起民怨,製造民怨是政棍的最基本工作,環保只是政棍的武器。另一批人,天天講環保,實際上他們全是靠地產商生活的人,他們講環保,反對建屋,目的就是推高樓價,利益與地產商一致。
向來興建公屋是房委會的工作,可是,房委會作為政府的一部分,工作靈活度很低,每動用一分錢都要在立法會通過,立法會自然有一批反對派在反對、在「拉布」。因此,要在立法會取得一筆撥款用來研究郊野公園建公屋的事,恐怕一拖就是許多年。房屋協會是獨立的法定機構,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有獨立的財政、獨立的董事局可以自己決定研究的方向,將來有分量的研究結果公布時,說服力就更強,可以讓更多香港人知道及支持在郊野公園建公屋。到底,人的住屋需求重要還是周末到郊野公園行山重要?更何況研究的結果肯定不會建議剷掉整個郊野公園,而只是動用郊野公園中極少的一部分土地,是屬於郊野公園的邊沿,靠近市區的部分。既然是郊野公園的邊沿,也靠近市區,自然有公路有塵沙,並不適合周末行山郊遊,用來興建公屋以解決住屋不夠的大問題也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過去許多郊野公園幾乎成為禁區,不許討論,政棍們一聽到開發郊野公園就誓死反對。我相信,將來房協做完了研究,有充分的理據論證,政棍們及地產商的代理人就沒有藉口反對郊野公園建公屋。郊野公園建公屋與郊野公園建豪宅是不一樣的。公屋增加也很自然地會壓抑私人住宅的價格。多一些人可以住公屋,他們就不會搶購私人住宅,需求下降,樓價也自然會受壓。
青年宿舍與郊野公園建公屋是解決香港居住問題的兩個有力的方法,應該雙管齊下的推動,不論誰當特首都會做。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