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青應把握「一帶一路」升級機遇/張學修

時間:2017-05-20 03:15:46來源:大公網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獲得空前成功,多國元首、政府首腦,包括來自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七十多個國際組織約一千五百名代表齊聚一堂,鼎力支持,這說明了「一帶一路」倡議獲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與積極回應。

  而最新發布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顯示,本次論壇期間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相關協議的國家及國際組織總數達到六十八個,共形成了七十六大項、二百七十多項有代表性的成果,有關成果清單可謂足夠「豐盛」。輿論指出,中國政府拿出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支持絲路建設,也獲得了相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與誠意支持,讓「一帶一路」吸引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背靠祖國機遇處處

  「一帶一路」由倡議提出三年多來,成效斐然。正如年輕一代一樣,這個倡議由提出至今充滿生機和活力。香港能夠通過積極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到更廣大區域與國家的市場及經貿當中來,通過搭承「一帶一路」戰略深化及升級的快車,不斷鞏固自身在國際經濟當中的地位。這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內,香港與內地更廣大區域進一步的互聯互通。行政長官梁振英也在出席論壇時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的中國金融中心。香港可以滿足日益增加的「一帶一路」項目集資和財務管理服務需求,願意為參與的全球投資者服務。香港年輕一代可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在專業知識技能、金融服務領域的優勢,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創新發展之路,投入其中。

  習近平主席在該次論壇中,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五點意見。其中在創新之路這一點上,他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二十一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為互聯網時代的各國青年打造創業空間、創業工場。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共同實現二○三○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無疑是香港青年能夠充分投入的一個重點發展區域,無論是「一帶一路」國際戰略,「十三五」規劃,還是香港自身經濟結構的調整上,該項產業的發展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當前香港年輕一代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國家、香港的制度、法治與現實的基礎上,投入到這項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大計中。

  青年一代要充分投入國家戰略,其前提是充分了解、把握、落實國家與地區的制度方針與法治。對於香港來說,關鍵在於「一國兩制」的落實。正如早前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指出:香港「一國兩制」從提出至今已經歷兩個世代,第一代人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將「一國兩制」從一個構思變成可操作的政策和法律,變成基本法;第二代人要面對如何令「一國兩制」在香港及內地落地生根;今日的一代則要深化「一國兩制」,破解其落實過程的問題,將「一國兩制」的實踐走向新的成功。當前香港社會應建立對「一國兩制」的充分自信,在積極肯定其卓越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實踐,不斷使這項核心方針得以豐富、發展、創造、探索。這需要新舊一代的及時接力,有效傳承,使得這一方針在新情況下得以不斷強化。

  實現「一國兩制」事業傳承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視察澳門期間就寄語青年學生,在了解國家歷史、弘揚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做「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年輕一代首先應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國家昌盛為己任,用發展的眼光了解中國的國情國策,樹立報效祖國的寬廣人生哲學。

  香港與澳門一樣,都面臨青年一代接棒傳承的交替點。港澳作為國家一分子,應在傳承「一國兩制」制度基礎上。靈活對接,不斷加強自身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正確認識,才能有效、充分投入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利用「一帶一路」平台所提供的區域間、國家間的宏偉平台,實現自身專業知識與經濟成果之間的轉移,為新一代接班人,為國家與地區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當前由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得到進一步升級,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參與和認可,這對於香港年輕一代來說,是難得機遇。「一帶一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二○一三年提出理念雛形,經過四年來不斷深化、完善、落實,目前得到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而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正如習主席目前所言,「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化為行動,從願景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香港年輕人應把握這一機遇,提高自身知識、價值體系,同時了解國家及全球政經的發展,時刻準備,才能把握「一帶一路」升級機遇,帶動個人發展。

  年輕一代所肩負的任務是重大的,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是關鍵。新一代接班人應把眼光放長放遠,不局限於地區內部,而是通過不斷學習、認識、強化對地區現狀及國家發展的認知,爭做國家戰略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