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劉順敏副校長:只要找對地方 誰都可以發光

時間:2025-07-06 05:01:32來源:大公报

  圖:劉順敏副校長

  「只要找對地方,誰都可以發光」。從事教育近23年的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劉順敏副校長堅信,只要發掘到學生的才能,讓他們有平台發揮,將來會在舞台上大放異彩。

  成為老師的夢想在劉老師小時候便已萌芽。她回想起小學時擔任班裏的小老師幫助同學溫習,當同學對於課堂上教的內容有不明白的地方時,她會好好解答,這段過程令她很有滿足感和成功感,也令她立志要成為一名中文老師;這段教學路上除了令她有與學生們相處和陪伴學生成長的難忘時光,備課的過程亦令她有機會從中學習額外知識,以及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得心應手,讓學生們對她的授課有信心。

  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不同標準

  多年前,曾經有一名學生問劉老師:「Miss Lau,您有無試過默書考試測驗唔合格的一刻啊?」這句話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她當刻意識到不能經常把自己的標準加於每位學生身上,有些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受情緒影響、能力不足,或者沒有動力,需要對症下藥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不能讓他們因為在考試中感到受挫而放棄自己。她提到多年前一名中一學生,他在學校經常不守規矩,成績一度徘徊在留班邊緣;但她留意到那位同學非常擅長於中史的知識,於是她在午膳時間在操場舉辦「文史問答擂台挑戰賽」,他最終在比賽中成為冠軍。這次的成功經驗也令他在學校受不少同學讚賞,獲得成功感後也令他意識到要守規矩,發憤圖強讀書建立自己的目標,最終在公開試中取得優秀成績,在高考取得3個A。

  劉老師深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只是不是所有學生的優點都能透過學業成績反映出來,例如有些學生擅長擔任領導角色,這種才能便不是能透過考試制度衡量的。她說道:「我最希望學生將來有一個成功的前景」,她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要多留意每一位學生有哪些特質和優點,「每位學生都有發光發亮的一面,只要經過悉心栽培,讓他們有機會發揮,將來定能大放異彩。」她也會鼓勵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專長協助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跨越難關。

  母校的大門一直為同學打開

  教授中國語文及中國文學的劉老師,除了在課堂向學生教授知識外,亦會透過課文向學生傳授人生道理。她提到北宋作家蘇軾是她人生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他那種面對順境時積極入世;面對仕途失意時,仍能豁達地面對自己處境的態度讓她受益良多。在課堂上她也會教導學生:「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盡力去做;時不我與時也不要過於灰心喪志,嘗試豁達面對。」

  劉老師除了希望學生們將來發揮自己的才能、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也希望學生們將來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但她更希望學生們記得自己母校的大門一直為他們打開,不一定要取得了成就才回來報喜。她回想起曾經有一名學生因為公開試表現不理想而感到沮喪,返校找她求助,她對此表示很欣慰,因為這位學生記得學校一直是學生的倚靠,而沒有選擇錯誤的方法去處理問題。她寄語學生,即使將來人生路上遇上不如意的事想找老師求助,甚至純粹想找老師們聊天,願意回來母校是一件值得老師們欣慰和感恩的事。\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文、圖) 張凱文(視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