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雞蛋價格的持續下跌引起市場關注,網上更是出現一則報道引起媒體關注,一位養雞的老大爺因為雞蛋滯銷,被迫流淚將一筐筐過期雞蛋倒掉。前兩年因為價格瘋漲而被稱為「火箭蛋」的雞蛋,為什麼突然間風光不再,淪落到目前「倒霉蛋」的局面?
本輪雞蛋價格的下跌始於2016年10月,截至今年4月底,雞蛋價格已經連跌七個月,累計跌幅一度曾達到32%。從全國均價來看,今年4月24日雞蛋價格曾經跌到每斤1.93元(人民幣,下同)。從農產品集貿市場的價格指數來看,雞蛋價格指數的當月同比與累計同比均處於近十多年以來的低位。
雞蛋價格持續走低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表層原因是短期內供求的失衡;深層次原因則可能是居民消費升級導致的消費結構變化,以及經濟下行周期總需求的不足。
從表層原因分析,雞蛋價格暴跌的背後是階段性的供大於求。一直以來雞蛋價格波動幅度大,周期性明顯。2000年以來,中國雞蛋價格月度同比漲幅最高時超過30%,而最低時跌幅也超過20%,雞蛋價格有着以兩年為周期的波動特徵。事實上,雞蛋是一種典型的農產品,市場供給體現出明顯的「蛛網模型」特徵,即產品的生產者是依照上一期市場價格決定下一期供應量。如在雞蛋價格漲幅較高時,蛋雞的養殖量將大量增長,但由於雞蛋的生產過程包括從孵化、育雛雞、產蛋雞大約有六至九個月的生長滯後期,等九個月之後,大量雞蛋供應到市場時,又會導致市場上雞蛋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而在雞蛋大幅下跌之後,由於養生蛋雞賺不到錢甚至會虧錢,「蛋賤傷農」,農戶就會通過「宰殺母雞」來退出養殖蛋雞,蛋雞的養殖量就會大量減少。這樣一來,幾個月之後,市場上雞蛋的供應量又會急劇減少,雞蛋價格又會出現一輪大漲。供給過剩或緊缺的現象反覆上演,導致雞蛋價格波幅巨大。
經濟下行需求不振
本輪雞蛋價格的波動也與這一周期性波動規律有關:因為在2014年到2015年期間,雞蛋價格出現了一輪持續上漲的行情,當時的雞蛋價格月度同比漲幅最高時接近20%,每斤雞蛋的價格也接近6元。因為市場行情好,養雞利潤高,許多養殖戶開始跟風養殖,提高了蛋雞的存欄量,產蛋率也不斷提高,造成了雞蛋產量的不斷攀升。到2016年下半年,隨着雞蛋供應量的不斷上升,雞蛋價格開始出現下跌。今年2至3月份,又趕上禽流感的爆發,導致雞蛋需求量下降,更加劇了雞蛋價格下跌的趨勢。
從深層次原因來看,本輪以雞蛋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可能與居民消費升級導致的消費結構變化,以及經濟下行周期總需求的不足有關。首先,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對雞蛋的消費需求是邊際遞減的。在解決溫飽問題時,雞蛋作為最容易獲得的營養食品,其需求是穩步上升的。但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隨着居民對食品的多樣化和營養均衡性的追求,雞蛋的需求就可能不再增長,還可能會邊際下降。目前中國居民可能正處在這樣一個消費升級的階段。
其次,終端消費需求的疲弱也是雞蛋等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原因。今年以來,其實不僅是雞蛋價格在下跌,所有農產品價格都在跌。今年3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為-4.4%,連續兩個月負增長,是2000年以來最低值。特別是在今年春節期間食品價格也出現了負增長,這是多年未見的情況。而結合今年一季度的消費數據來看,其間中國居民的消費增速降至10%,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1至2月份剔除價格的實際消費增速只有8.1%,為2003年6月以來最低,表明了經濟的終端消費需求疲弱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