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央行:非銀金融機構影響力不容忽視

時間:2017-05-10 03:16:1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中國央行昨日發布的工作論文指出,雖然商業銀行在內地金融體系中仍佔主導地位,但非銀行金融機構已開始表現出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為了提高內地金融監管的有效性,不僅要關注銀行業金融機構,更要關注在金融體系中,影響力不斷增加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

  由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人撰寫的央行工作論文指出,相較於四大國有商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在金融衝擊傳遞網絡中,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華夏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從審慎性監管的角度來說,可能也應考慮被識別為內地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此外,保險行業中的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三家上市機構,在金融衝擊傳遞網絡中,也表現出與這些被識別為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商業銀行類似影響力。上述反映了中國金融體系的最新發展。

  更多考慮外溢效應

  文章稱,貨幣政策等宏觀因素,決定了金融機構在衝擊傳遞網絡中,受其他機構的影響程度,而槓桿率等機構特定因素,則決定了金融機構對其他機構的影響。應進一步研究對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識別策略,進一步認識金融市場政策干預的外溢效應和國際協作的必要性,並高度重視非銀行金融機構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文章認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在中國金融體系不容忽視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引證了近年來各方面對內地影子銀行問題的關注;金融機構在金融衝擊傳遞網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而非一成不變的;中國金融部門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金融部門,尤其是對日本金融部門,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影響力。

  文章指出,中國金融部門與主要國際經濟體金融部門間,存在金融衝擊的相互影響,一國對金融部門的政策干預,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溢出效應。隨着全球化程度不斷增強,部分大國對金融部門的政策干預,需更多考慮外溢效應以及國際協作的必要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