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證監宜關注港股市場流弊\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張智威

時間:2017-05-08 03:15:35來源:大公網

  中金最新發表報告,矛頭直指香港股票市場上一些莊家股,認為那些公司管理層財技有餘而盈利不足,只會大耍財技,但公司本身業務卻又乏善可陳。

  引述某財經網站,中金指有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很有限,對股東分紅又少,但卻又密密地耍弄財技,如改頭換面,將公司進行美圖修改,更換股票編號或公司名稱;另外,又如頻頻供股,向股民伸手拿錢,股民只能用錢供股或眼白白看着自己的權益被攤薄;再者將股價舞高弄低,高價時沽貨、低位時配股,小股東們的利益就只能一步步地被蠶食。而這些上市公司大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市值少、股價低。

  此外,中金報告除點名批評某些上市公司大耍財技,罔顧小股東利益外,還有提到香港金融市場的上市制度,認為香港的新股上市門檻低,言下之意是質素較低的公司亦能於香港上市。同時,上市制度亦較寬鬆,連年虧損的公司也不需除牌(國內早已有ST摘帽機制),仍然可以保留其上市公司的地位。

  筆者認為,中金報告與去年彭博形容香港為「插水股之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點出香港股票市場的流弊。而證監會亦從善如流,撥亂反正,對新股要求及審批明顯更為嚴謹,市場上亦大大減少了新股一上市便出現急升急跌的情況,對投資者來說算是更有保障。

  今次中金的報告並非單單指出上市機制門檻高低的問題,對於保持上市公司地位、退市機制等也有落墨,若然證監會也能對上述的問題加以修正,相信會是香港投資者之福,同時也能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省靚招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