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幣國際支付佔比續跌

時間:2017-04-26 03:15:3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布,在今年3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排名保持於第六位。不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的使用佔比,則由2月份的1.84%跌至3月份的1.78%。

  該協會指出,美元繼續成為全球交易支付最常用的貨幣,3月份在全球支付貨幣的佔比達41.8%;歐元排第二位,佔比31.2%;第三位是英鎊,佔比7.13%;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別是日圓和加拿大元,佔比依次為3.31%和2%。

  輕微貶值致使用量減

  人民幣在3月份的使用量下跌,可能與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錄得輕微貶值有關。截至今年3月底,人民幣在岸價(CNY)兌每美元報6.8835元,較2月份輕微貶值0.21%;而在今年1月和2月份,人民幣都是錄得輕微升值,幅度分別為0.95%和0.17%。

  人民幣兌每美元中間價昨日報6.8833,按日下跌160點子,不過,CNY於昨日下午4時30分的在岸收市價按日持平,報6.8863,微升1點子。截至6時30分左右,人民幣離岸價(CNH)報6.8850元,較在岸價輕微走強。每百港元兌人民幣昨日報88.47,大致保持平穩。

  港匯續軟見年內最弱

  另方面,港匯持續偏軟,繼續向下尋底,昨日大致於7.7782至7.7849區間徘徊,截至6時30分左右報7.7824,為年內最弱水平。不過,相對7.8的中位數,港匯仍處於偏強一方。

  港匯走弱,主要是港美息差持續擴闊。期限為1個月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昨日報0.38714厘,持續輕微下滑,為年內最低水平,與同年期美元Libor的差距進一步拉闊至60.342點子,這是年內最大的差距。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出,除了港美息差因素,本港中資銀行近日對美元的需求上升,也是推低港匯的另一原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