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中銀國際證券執董白韌、新加坡交易所香港辦事處首席代表趙國強
中國首季經濟復甦動力轉強,不管是鐵路貨運量、全社會用電量皆維持較強態勢,而經濟分析師則對全年經濟發展情況持審慎樂觀。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昨日出席論壇時表示,中國首季經濟增長達6.9%,顯示經濟有逐步企穩跡象,目前風險仍在可控水平,下半年經濟寬鬆措施力度不變,料中國經濟走勢呈「先高後緩」,全年經濟增長可達6.6%。\大公報記者 陳詠賢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在活動上表示,中國官方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調於6.5%,而首季經濟實現6.9%的增長幅度,反映中國經濟表現企穩,三頭馬車中,投資增長有所回升,出口增長亦由負轉正,而消費則有所回暖,均顯示中國經濟新動能已經形成。他預計,第二季仍能保持經濟增長6.9%,但下半年會有所放緩,全年經濟增長達6.6%。
廖群表示,中國經濟風險仍未消除,包括外圍風險,如中美貿易問題和歐洲民粹主義抬頭;及內地房地產風險,自上月起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加大;以及民間投資的風險。雖然此三大風險已有降低跡象,但至今仍未完全消除。他預計,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會以寬鬆偏中性處理,因應風險調節寬鬆,而下半年寬鬆力度將不變,降準機會亦大。
「基金教父」雷賢達表示,香港投資業界需審視香港市場的缺乏,如恒生指數未能吸納科技股份,主要由騰訊(00700)獨力支撐,創業板股更令不少投資者損手,恒生各類指數中,大部分十年內有如原地踏步,市民強積金和退休金的投資,仍未能為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等等都是業界需正視的地方。對於市場憧憬A股有望今年獲納入MSCI指數,但他認為即使獲納亦只佔小部分,因中國暫無法保證資金在最壞時候仍可自由流出。
中銀國際:恒指上望二萬六
至於今年投資新機遇,中銀國際證券執董白韌在論壇中表示,恒指今年高位可達二萬六點,因部分行業盈利見復甦,但以市帳率和股息回報考慮,港股股價仍偏低;預計內地資金於下半年的淨流入會比去年增加。港股中,他相對看好科技股和手機部件行業;而內銀受地方債務憂慮困擾,加上業績欠驚喜,但相信負面因素已反映於股價,現時估值普遍低殘,在市場波動中防守性大,亦值得吸納。他較看淡本地零售股,指即使遊客人數企穩,亦無助消費增長;又指汽車股股價已提前反映行業利好因素,現時估值偏高。
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預計,歐洲政局有望穩定,當地經濟數據不俗,歐洲央行甚或於6月宣布提前結束買債,料歐元在第二、三季呈強勢;他看淡美元,料美匯跌見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