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亞洲初創企業商機大 貿發局論壇探討創業致勝之道

時間:2017-04-19 16:05:2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4月19日訊(記者李永青)初創企業相互競爭將引發淘汰賽,還是帶來雙贏局面呢?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14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資訊科技博覽,首度設立「初創」專區,展示超過100家來自本地、中國內地、印度、日本、美國及台灣初創企業的創新科技、產品及服務。大會特設一系列初創專題活動,其中一場「亞太初創生態系統圓桌論壇」,邀請多名亞洲初創企業代表探討香港、新加坡、台灣和澳門的創業環境生態,以及分享如何尋求合作夥伴拓展業務。


香港新創企業組織(Connector)主席何兆倫表示,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發表的2016年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初創企業的數目上升至近二千間,本港的創業環境生態有利初創企業的發展,「當中本地創業家佔65%以上,其餘來自世界各地。初創企業的招聘人數比上年度增加41%,反映香港創業發展的活力。」

他又認為,創業家容易在香港尋獲投資者或融資渠道,高高客貨車(GoGoVan)便是香港初創企業的成功範例,該網上貨運物流平台去年已完成C輪融資。「香港的確有很多天使投資者、富裕退休人士和『富二代』願意投資初創企業,政府亦會提供中小企業資助計劃,讓創業人士獲得營運資金。」此外,香港社會多元化、商貿聯繫緊密,都是有利創業的條件。

新加坡亦是不少初創企業落戶的熱點,其中一位在當地創業的香港人馬裕傑,創辦了Powerdata2go提供商務旅客方案。他表示,新加坡對新移民和外國人友善,十分鼓勵他們到當地創業,政府亦重點發展新科技以推動經濟發展,推行相關政策資助初創企業發展,以及促進中小企成長,走向國際化。「政府的資金資助並非最重要,倒是產品要以市場為導向。參考美國矽谷的發展,風險基金擁有市場觸角,才能推斷商業計劃的實際市場成效。」


台灣新創競技場專以密集方式培訓初創企業團隊打入國際市場,其營運暨新創發展副總經理林德理說,台灣是個科技島,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提電腦代工生產商,佔全球產量約九成,在這些實質基礎下,有利創業家實踐新思維。現時,台灣約有一千間初創企業,主要集中在台北。他指,台灣協助初創企業成長的創業培訓中心有超過一百間,企業共用工作空間則達86間,「台灣政府亦會推出以新科技為焦點的創業培育計劃,並鼓勵海外人士來台灣創業。」

澳門的職場生活雜誌Jump創意及製作部總監吳浩南說,娛樂場所是澳門的最大僱主,澳門政府為第二大僱主,在政府部門工作是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不過,他留意到近年不少年輕人選擇離開職場創業,發揮創意和開拓視野。「澳門政府亦推出免息貸款支援創業,上限為三十萬元。此外,文化創意創業亦獲得政府的扶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