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破解半島危局 中美合作空間大/施君玉

時間:2017-04-18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在萬眾矚目之下,朝鮮半島度過了危險的「4.15」太陽節。朝方舉行了盛大閱兵式,集中展示了最新型武器,但外界最為擔心的核試驗並未出現。美航母戰鬥群游弋在半島周圍,虎視眈眈地注視着平壤的一舉一動,但「先發制人」打擊也未發生。其間,雖發生朝鮮試射導彈「小插曲」,也未引起太大波瀾。於是,人們又將目光轉向「4.25」朝建軍節或其他敏感日,半島戰爭警報並未消除。   從一周前,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突然改道北上,半島局勢便驟然吃緊。隨着航母越來越抵近朝鮮,半島熱度直線上升。特別是期間發生了美軍空襲敘利亞及在阿富汗投下「炸彈之母」等「殺雞儆猴」事件,更為半島局勢火上澆油。太陽節雖平安度過,但半島對峙依舊。朝方核試「箭在弦上」,只待最高領導人一聲令下。美軍繼續增兵,下周便有三艘航母會師半島。雙方擦槍走火意外隨時可能發生,「火藥桶」被引爆的危險依然存在。   何為特朗普對朝「新政」?據美媒報道,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華府確定了「極限施壓」的對朝政策,即最大限度施壓,如果朝鮮改變其行為,再與其接觸。該政策的目標是半島無核化,而不是「政權更迭」。美總統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則說得更直接,美在保留「所有選項」的同時,目前的重點是動用一切除軍事手段以外的方式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以避免最壞結果。在諸多危言聳聽的議論和猜測中,特朗普以「極限施壓」促「接觸」策略更務實,更切合半島實際。   應該講,在對朝政策「底線」上,中美有頗多契合點,雙方有不小的合作空間。今年二月份,中國外長王毅也曾談到中方三點「底線」,一是不管什麼情況下,半島都不能有核,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自己製造,還是引進部署;二是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中國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三是中國自身的正當國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有效維護和保障。   特朗普放棄了前朝「戰略忍耐」立場,對朝方來說未必是壞事。長期以來,朝方一直以射導彈、核試等等極端方法,吸引美注意,關注朝核問題。如今,朝方這一目的已達到,特朗普不再像奧巴馬那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將其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納入議事日程。   破解朝核危局,敢問路在何方?其實就在美朝腳下。經歷了奧巴馬八年的「不接觸」政策,朝方核技術及導彈運載能力都取得長足進展,朝核問題的解決難度更大。但只要美朝雙方都有政治意願,辦法總會找到的。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可能遠未用盡,中方倡導的「雙暫停」可以是降低緊張、邁向和平第一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