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特朗普緣何收起對華「匯率武器」

時間:2017-04-15 03:15:26來源:大公網

  特朗普的「百日計劃」幾乎完敗,其中包括他承認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特朗普表示,他之所以改變對中國的看法,是因為中國最近沒有在操縱人民幣匯率,而且他不想因此影響有關朝鮮的談判。

  再過幾天,美國財政部將發布特朗普上台後的首份匯率報告。這也意味着,中國不會在報告中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事實上,歷屆美國政府都曾以匯率操縱國威脅中國,但是這樣的「警訓」都最後解除。直接原因,已經成為全球皆知的常識,中美之間互為重要貿易夥伴,是利益攸關的大國關係。

  匯率指責乃博弈工具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雖然較上年少了5.5%,但仍高達3470億美元,佔美國貿易逆差總額的將近70%。雖然總量依然很多,但是中國在努力減少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今年2月,中國進口暴增44%,同時出現了600餘億元貿易逆差,為三年來首次。從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看,美國對華逆差也在減少。但中美貿易平衡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譬如美國多向華輸出高科技產品,就能快速扭轉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格局。但恰恰在這方面,美國對華出口又預設了政治上的障礙。    

  因而,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以及人民幣匯率的指責,沒有道理——已然成為對華博弈的工具。事實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在加速——已經「入籃」,且市場化的結果是人民幣在貶值——這也反證以往人民幣對美元維持着較高的匯率。對此,4月6日的《紐約時報》中文網認為,特朗普的貿易逆差論背後是嚴重的事實偏差。認為,「特朗普極大地扭曲了對貿易逆差的理解」。  與中國有生意往來的特朗普總統,洞悉中美貿易的玄妙所在。因而,特朗普不再堅持將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也在預料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和特朗普的內政挫折相比,與中國相關的貨幣和貿易問題,只是特朗普擺的疑陣。雖然,他最近還將中國稱為匯率操縱國的「總冠軍」。

  當然,這也是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的成果之一。習特會的核心內容包括朝核危機和中美貿易爭端。雖然兩國元首沒有達成具體的協議,但是兩國元首結下了友誼,在貿易上達成了貿易談判的「百日計劃」,在朝核危機上兩國元首也有共識。12日上午,兩國元首再通電話。凸顯中美兩國關係迎來了「小陽春」,雖然兩國在朝核、貿易等方面猶存結構性矛盾,但兩國有了解決難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特朗普不將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是在釋放善意,也是向中國要價——畢竟,他將人民幣匯率和朝核危機聯繫起來。將經貿利益和地緣政治混搭求利,成為中美兩強博弈的新特點。從目前的態勢看,中美兩國已經走出了迷茫期,正在回歸常態軌道。

  美經貿政策仍不明朗

  特朗普時代的經貿政策依然不明朗。尤其是在其內政舉措連連失敗的情形下,他會在經貿外交上向主要貿易夥伴釋放其難以捉摸的個性。而且,他善變的個性,也使中美經貿關係面臨戰略不確定狀態。因而,對於特朗普時代的中美貿易,依然不能過於樂觀。

  美國的另一個重要貿易夥伴德國,已經意識到來自特朗普主義的風險。不久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聯合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五大全球機構發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聯合聲明。因而,對於特朗普附加條件的不將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中國還要有足夠的警惕。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習特會達成的四大對話機制,通過對話化解中美分歧;另一方面要在中美貿易「百日談判」中和美國達成解決貿易爭端的長久共識。更重要的是,中國也不能鼓勵特朗普以地緣政治綁架中國的做法。中國也要和德國等主要貿易夥伴一起,擎起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阻擊包括特朗普主義在內的逆全球化傾向。

  特朗普收起對中國的匯率武器,並不意味着中美貿易爭端的解決。對特朗普,還要繼續察言觀行。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