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中國經濟五大發展動向(下)\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王春新

時間:2017-03-10 03:15:34來源:大公網

動向三:投資不足可望改善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投資動力不足,去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1%,比2015年回落1.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佔全部投資逾六成的民間投資增長急速放慢,全年只增長3.2%,增速比2015年大幅回落7.5個百分點。另一個原因是製造業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全年僅增長4.2%,比2015年回落3.9個百分點。但由於基建投資在政策推動下保持強勁增長,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近四成,加上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帶動下增速加快,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12.8個百分點,大大減緩了投資下行的壓力。綜合測算,去年投資增速的下滑,影響GDP增長約0.5個百分點。

  但從去年9月份開始,投資增速已止跌回穩。其中,民間投資自9月份已連續四個月回升,增速從1-8月的微升2.1%,提高到9-12月的5.4%。製造業投資也結束連續15月下滑的勢態,在去年9月開始企穩回升,增速從1-8月的2.8%,大幅提升至9-12月的7%左右。總體而言,目前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已有所增強,投資結構則進一步優化。

  今年投資不足情況可望進一步改善。從政府工作報告看,國家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特別是繼續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基建投資增速將從去年的19.9%進一步提高到21%左右;新經濟加快發展也將帶動更多投資,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工業技改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將保持快速增長;加上目前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加兩成以上,尤其是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保持在30%左右,這對今年的投資將發揮支撐作用。從地方層面看,最近已有23個省市公布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計劃投資總額高達45萬億元,個別省份投資增速高達50%,估計今年投資增速將保持在8%以上。

  動向四:外貿面對更多障礙

  近年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與出口表現有關。去年出口以人民幣計收縮2%,以美元計更下降7.7%,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以及內地貿易轉型提升尚未完成。以貿易保護為例,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表的《全球貿易預警》顯示,2015年全球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數量比上年度猛增50%,2016年貿易保護變本加厲,依舊加快前行,為中國出口增長設置了諸多障礙。

  今年最大隱憂是美國新總統特朗普積極推行貿易保護政策,即使是在現行多邊貿易框架下發動,也會給全球市場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這些年來,美國是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立案數量最多的國家,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08-2016年由美國發起的非關稅壁壘(NTB)多達2259項,中國受影響的有2067項,專門針對中國的有99項。市場預計特朗普雖然未必對中國產品增收45%關稅,但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會進一步加強,中美貿易糾紛將不斷增加,甚至不排除出現一定規模的貿易戰。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8.4%,加上從香港等地轉口,佔比超過兩成,特朗普推行貿易保護將成為今年中國外貿發展的最大不明朗因素。與此同時,英國脫歐將進入實施階段,歐盟前景不明朗也在集聚,這些都可能影響中國貿易發展。

  但也要看到,隨着全球經濟緩慢復甦和外部需求的逐步回暖,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表明今年首季出口壓力有望緩解。1月份中國外貿出現開門紅,出口勁增15.9%,對今年中國外貿會有正面作用。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外貿增長的正面效應已經凸顯,去年對巴基斯坦、俄羅斯、波蘭、孟加拉國和印度等國出口分別增長6.5-14.1%,從中長期看將是中國經濟和外貿的又一大亮點。有見及此,今年中國出口雖難有很大改觀,但有機會恢復正增長。

  動向五:通脹將有所升溫

  過去的一年,中國消費物價一直在低位徘徊,但近幾個月加快上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四個月超過2%,尤其是今年1月份同比上漲2.5%,比去年12月提高0.4個百分點,為近幾年來的單月最高水平,雖然大多是受到春節因素的影響,但也有非春節因素,如因國際石油價格反彈,內地成品油跟隨調價,當月汽油、柴油環比分別上升4.7%和5.2%,合計影響CPI環比上升約0.1個百分點,並將繼續反映在未來CPI漲幅之中。

  未來影響通脹的主要因素,是過剩行業去產能初見成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連續五個月快速回升,今年1月同比上升6.9%,漲幅比去年12月擴大1.4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9.1%,是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準的主要因素,包括採掘工業價格上漲31.0%,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12.9%,說明PPI上升主要是由煤、鋼等資源價格反彈引起的,尚未真正傳導到消費價格上面。根據過往經驗,PPI上升並傳導到CPI大約需要3-6個月時間,估計年中以後CPI受到工業生產者價格反彈的影響會逐步顯現。當然,由於總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仍沒有改變,今年中國消費物價只會溫和回升,全年CPI將上漲2.5%左右,略低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左右。

  應當看到,中國經濟雖然已出現L形平穩走勢,但未來發展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從外圍環境看,全球經濟復甦依然緩慢,世界貿易增速持續低於GDP狀況尚難改變。從國內來看,整體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行業深度調整陣痛難免,實體經濟困難有增無減,降成本仍然任重道遠,債務負擔和金融風險都需要大力緩解。為了確保經濟平穩發展,今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以配合基建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需要,同時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以保持市場流動性,實現今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GDP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的目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