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研究總監關家明、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環球經濟環境持續改善,香港貿發局公布今年首季出口指數,按季大升13.4點至47.1,為2014年第二季以來最佳表現,但仍然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該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雖然環球貿易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但首季出口指數回升,預示短期內整體出口環境漸趨穩定,惟指數仍然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香港出口商對目前出口表現持謹慎態度。
各個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均略有改善,機械、電子產品、玩具、珠寶及鐘表行業的指數均錄得不俗升幅。其中,機械行業的出口指數更回復至50的盛衰分界線,按季上升15.1,是各個行業中升幅最顯著的。至於其他行業的指數,儘管仍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但均較去季上升,玩具(48.3)、電子產品(48.2)、珠寶(45.1)及鐘表(41.7)行業的出口指數顯著增長。關家明指出,與上年同季比較,這些行業的採購情緒亦有所改善。同時,服裝行業仍然是各行業中表現最疲弱的,但其出口指數亦回升至38。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則表示,貿易商對各主要出口市場的信心均十分正面,四個主要市場當中,以美國的出口信心指數最高,錄得50.3,按季上升5.6,其次是日本(49.8)和中國內地(49.5),歐盟的指數則由上季的42回升至48.7,緊貼其他市場的信心表現。他又指,英國脫歐暫時對香港出口影響有限,反而是脫歐公投後英鎊下跌,令英國經濟出現「小陽春」,不過未來仍要觀望英國是否出現「硬脫歐」,及今年歐洲多國大選等風險。
另外,一系列環球經濟不利因素下,包括英國脫歐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採取極端保護主義政策,未見對整體出口表現造成負面影響。潘永才引述調查顯示,近86%的香港出口商認為,英國脫歐目前並未影響他們的銷售及出口表現,13%受訪者則表示感到負面影響。至於受影響出口商計劃作出的應對措施,其中主要策略包括開發新市場及縮減公司規模等。至於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新形勢下,71%受訪香港出口商預期出口不會受拖累,27%受訪者則表示影響負面,當中大部分企業指會積極推動美國以外市場的發展及提升產品檔次以增強競爭力。
被問及未來中美貿易情況,潘永才認為,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機會甚微,但可能部分行業出現磨擦,特別是一些美國本土可生產的產品,料受較大影響,但對成衣及玩具等影響較低,因相關行業在美國本土生產規模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