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林鄭政綱展新風拓新局\吳惠權

時間:2017-03-03 03:15:42來源:大公網

  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日前公布完整政綱。在民生、經濟發展、管治和青年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創新政策建議,其中居屋出租試驗計劃、港鐵股息補貼長途車費等創新思路,受到廣泛好評。這些政策不但展示出她對於香港所面對的矛盾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而且更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展示出有擔當、務實進取、善於創新的鮮明管治風格。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接見行政長官梁振英時,提到希望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繼續綜合施策,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着力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保持社會政治穩定」。林鄭政綱正正體現出綜合施策的思維,有助香港突破困局。我認為林鄭不但有能力、對香港有願景、有承擔,而且往績豐厚,可信,靠得住,是出任行政長官的最合適人選。

  政策務實聚焦經濟民生

  毋庸諱言,現屆特區政府雖然在經濟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少社會深層次矛盾仍然有待解決。例如上車難、教育投資不足、經濟增長乏力、創新科技舉步維艱等等,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甚至引發市民不少怨氣。林鄭身為前政務司司長,對於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能準確把脈,有通盤考慮。她此前公布的部分政綱要點中,就聚焦教育、稅務及置業三大問題,提到「教育新資源、稅務新方向、置業新希望」。這個「三新」不單是投入新的資源,更體現一種新的思維:更積極有為的管治理念,更果斷地運用政府豐厚的儲備投資社福、民生、教育等範疇,令資源運用得更有效率。

  隨後提出的全面政綱,更令人眼前一亮。她沒有提出一些不切實際、做不到的漂亮口號,而是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循序漸進、持續改善的手法,尋求全面解決問題。例如在房屋問題上,林鄭沒有罔顧現實高喊要達到多少比例的人口居住公屋,而是提出「居屋出租試驗計劃」,將空置居屋的租屋潛力釋放,既讓空置居屋業主獲利,亦令夾心階層市民受惠。另外,她提出的港鐵股息補貼長途車費,也體現一種靈活務實的施政思維,既沒有損害商業利益,又可以降低普羅大眾的長途車費,令數以萬計市民受惠。這些政綱都切實可行,讓各界都能夠受惠,盡顯林鄭的「真功夫」。

  值得指出的是,習主席提出的「綜合施策」,就是要求特區政府必須在全面了解社會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制訂可以平衡各方面利益的政策,然後加以落實。「綜合施策」也要求政府必須滿足市民經濟民生的要求,只有經濟民生持續得到發展和改善,香港的社會和諧和穩定才能水到渠成,「一國兩制」的方針也就可以全面落實,不走樣,不變形。林鄭的政綱正正體現習主席所要求的「綜合施策」特點。

  「綜合施策」需要有持續發展的經濟作支撐。事實上,香港要突破困局、促進社會和諧,主要還是要靠發展。林鄭政綱一個重要主題就是發展。她過去多次表示對香港經濟增長緩慢「不甘心」,認為政府可以做得更好。這種「不甘心」正體現在其「理財新哲學」之上,主張善用龐大財政盈餘,投資未來,而且通過減稅支援中小企發展,並鼓勵企業投放更多資源在創科研發之上。林鄭展示新思維,說明她有能力、有藍圖,能夠帶領香港開創新局面,為市民帶來新希望。

  有能力有承擔中央信任

  未來香港將面對不少嚴峻的挑戰,既有大量社會民生的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更將面對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衝擊。近年冒起的「港獨」歪風正是其中之一。新一任行政長官的首要工作,就是團結社會各界,集中精力促經濟、利民生,對於任何違反基本法、損害「一國兩制」的言行都要敢於「亮劍」。但要做好以上工作,新一任行政長官必須要有所作為,除了要具有較高的管治及政治能力,在政治立場上更要堅定可信,並且得到中央的高度信任,否則將難以做好行政長官的工作。

  行政長官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種問題和爭議,敢於直面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如果以所謂「休養生息」為宗旨,為不引起爭議而扮演老好人角色,自綁手腳,遇難即退,根本不可能真正解決香港面臨的問題,也不可能真正達至和諧。而林鄭不但具有三十多年的政務歷練,而且在出任發展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期間,親自處理多項複雜、具爭議的議題,「好打得」的形象深入民心,扶貧、社福等工作成績更是有目共睹。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應對非法「佔中」一役,立場堅定,有理有節,既主動會見學生領袖,解釋政改的法律基礎,循循善誘,但在原則底線上卻寸步不讓。尤其是面對非法「佔中」的壓力,林鄭並沒有退縮,勇於據理力爭,顯示政治上的承擔。在處理政改及「港獨」等敏感問題上,林鄭都是立場一致,敢於發聲,與政府團隊團結一致,不會因為珍惜羽毛,甚或怕了反對派而畏首畏尾。這正顯示林鄭敢於迎難而上,敢於處理爭議性問題,堅定可信,靠得住。林鄭得到中央的信任及大批選委的支持,原因亦在於此。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河源社團總會主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