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林鄭月娥女士,源於2000至2004年本人任職仁愛堂期間,在許多社區活動、安老事務等方面與社會福利署互動頻密。每一次與林鄭月娥署長見面,均覺得她為人低調親和,做事高效務實、親力親為,讓我由衷敬佩。
2003年秋,有一天我突然收到林鄭月娥署長寄來的《署長隨筆》一書。開扉頁,映入我眼簾的是署長的親筆簽名與題字:「Dear Paulin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簡潔的幾個字即讓我倍感窩心、深受鼓舞。仔細閱讀全書,署長用平實、親和的筆調,描述了在社會福利署工作三年的人與事,感觸與心聲,為讀者梳理出香港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的脈絡。字裏行間,無不體現出對民生的關注、對港人的愛護:深宵探訪天橋底無家可歸的露宿者,聆聽他們有血有淚的故事,從而推行了露宿者試驗服務計劃;為幫助領取綜援而子女尚年幼的單親家庭融入社會,推行了「欣葵計劃」;關愛幼兒,不斷檢討幼兒服務,在沙士期間成立了為沙士病故者子女籌募教育經費的「護幼教育基金」;到韓國釜山探望香港傷殘運動員,為他們打氣加油……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甚至催人淚下。
2004年,林鄭月娥為了陪伴家人,主動申請降職外派至英國。好幾次我商務出差到倫敦,都想打電話約她敘舊,但又擔心她事務繁忙,終將這份敬念之心藏於內心深處。兩年後,從報紙上得知林鄭月娥回到香港,而且又是擔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內心無比雀躍,因為此時我又任保良局副主席,而民政局又是直接管轄我們的,換句話說,是各大慈善機構的大老闆,有機會再跟偶像互動共商善業,欣喜萬分!之後林鄭月娥又榮升發展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等要職,其傑出表現港人有目共睹,讚賞愛戴。當下的香港,政治爭拗不止,立法會「拉布」成風,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林鄭毅然決定參選特首,繼續為香港貢獻力量。作為女性,林鄭對香港社會關愛及擔當,對港人的事無巨細、關懷備至,她的堅韌果斷、嚴謹細緻、雷厲風行,均令我深為折服,這也正是香港領導人最需要具備的品格。
林鄭月娥的大兒子林節思,聽到母親要競選特首,第一反應是「我反對」,甚至一度拒絕接聽母親來電。後來,在競選分享會上,林節思親自上台支持母親。林節思說,他會懷着童年時媽媽帶給他的信念,支持和陪伴媽媽走未來的路。天下父母心,我深明職業女性在事業與家庭之間的兩難抉擇,尤其是從政的女性,最終能贏得家人的支持,相信背後一定深藏着不少常人難以理解的取捨與心酸。
在此我衷心祝願林鄭月娥女士能順利當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相信憑藉她的大愛、高尚的品格、智慧與才能、使命感與擔當,必定能團結社會各界,凝聚正能量,帶領新一屆政府,共同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謀福祉、創新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