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港股今年初表現突出,在環球股市中處於前列,可是本地證券界並未因而做「大好友」。據香港證券業協會調查發現,只有26%受訪會員機構認為香港是2017年最值得投資市場,較2016年調查下降三個百分點;看好內地市場的比例同樣減少,由去年調查的23%,降至今年的19%。美國市場則是最多受訪機構看好,比例達到27%。
至於2017年投資風險最高市場,有35%受訪機構認定是歐洲。香港證券業協會副主席徐聯安認為,包括法國等歐洲多國即將舉行大選,在右翼政黨威脅下,令到歐洲投資風險增加。值得關注的是,有10%受訪機構指香港是風險最高市場,較2016年的4%,高出6個百分點;認為內地是風險最高市場比例則由去年的11%,降至今次調查的8%。
至於對恒指展望,53%受訪機構預期今年指數會有5%至20%升幅;以2016年底收市價22000點計,恒指將會升到23100點至26400點。另外,12%機構估計升幅會超過20%。11%機構看法較悲觀,預測恒指今年會跌5%至20%。
偏好板塊股份方面,新能源股最多受訪機構看好,達到22%;其次是互聯網股及基建股,分別有21%及20%。徐聯安指出,內地霧霾情況嚴重,受訪機構偏向相信中央會推出政策措施治理大氣,新能源股自然是受益板塊。香港證券業協會於1月17日至18日向會員發出300份問卷,成功收回300份。
中銀國際證券銷售及衍生產品零售交易部主管白韌在同一場合表示,港股今年盈利有望好轉,且南下資金繼續保持淨流入,在在利好港股表現,預期恒指今年高位可見26000點。今年重點關注題材包括港股通概念。受益股份包括港交所(00388)及券商股;科技、網絡股,科技股則可留意手機設備股;「一帶一路」概念股包括基建及高鐵股份;供給側改革持續,水泥、鋼材行業將可受惠。此外,還有國企改革、債轉股等值得關注題材。